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月15日起,琼州海峡出现罕见持续性大雾天气,导致大量游客和车辆滞留海高峰期滞车辆一度超过2万辆,排队长达20公里。海口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市民、热心企业、志愿者等纷纷投入到为返程蔽客的服务与保障之中。
        ②2017年,上海市提出未来五年要成为人文之城:建筑是可以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③某春节庙会景区发出上万张“寻亲”门票,门票背面发布丢失儿童的照片和相关信息,并鼓励游客拍照发至朋友圈,让孩子多一条回家的路。
       ④某护理院为了鼓励病人儿女多来探望老人,推出“奖孝全”-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得200元现金抵用券
        ⑤“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论语•先进》)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近年来,“奋斗”二字,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关键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用奋斗给幸福奠基”……这些话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请以“说奋斗”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阐明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楚、合理。不少于700字。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遗失在秋街中的梦》一文中说:“然而,造化弄人,美丽的风景也总是容易错过。”我们的生活中也常有错过的风景。请以“错过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清楚,有细节,有描写和抒情。不少于700字。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
        阅读材料后,你对“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2)大言不惭,则无心为志。(朱熹)
        (3)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冰心)
        (4)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臧克家对闻一多的评价)
    读了上面五个句子,你对“言”和“行”的关系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道理都懂,为什么不按照道理去做。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有时你从80楼往下看,大多是美景;从2楼往下看,可能满地垃圾。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政府作出重要指示,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经常会问起农村厕所改造问题,详细询问村民使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在视察村容村貌时也会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强调“小厕所、大民生”。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千多年前,梁忠王曾向孟子请教仁政之理,孟子答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塞,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短短数语便是儒家“大同社会”的一角。当今的中国正承载着历史的厚望,稳步走向“大同社会”,实现着先贤们的理想。全民读书收入提升,福利改制,绿色发展,乡村建设……无一不践行着“大同社会”的梦想。然而,这一理想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的。
    假如你是一位到国外参加文化交流的学生,你将如何根据以上材料向国外高中生介绍你心目中的“大同社会”呢?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少于800字。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传统文化中,“和”是中国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为贵”“和和美美”“和谐共生”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和”似乎被冷落了。我们行色匆匆,不想去理解和沟通;我们有些冷漠,不关心他人的世界;我们对陌生人充满了防备,甚至和亲人之间的关系也渐渐淡漠……
    怎样才能让人与人之间少些隔膜,多些和谐呢?你有怎样的想法和思考?请以“多谢和谐”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