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吴淑,字正仪,润州丹阳人。父文正,事吴,至太子中允。好学,多自缮写书。淑幼俊爽,属文敏速。韩熙载、潘佑以文章著名,一见淑,深加器重。自是每有滞义,难于措词者,必命淑赋述。以校书郎直内史。江南平,归朝,久不得调,甚穷窘。俄以近臣延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一日,召对便殿,出古碑一编,令淑与吕文仲、杜镐读之。历太府寺丞、著作佐郎。始置秘阁,以本官充校理。尝献《九弦琴五弦阮颂》,太宗赏其学问优博。又作《事类赋》百篇以献,诏令注释,淑分注成三十卷上之,迁水部员外郎。至道二年,兼掌起居舍人事,预修《太宗》,再迁职方员外郎。时诸路所上《闰年图》,皆仪鸾司掌之,淑上言曰:“天下山川险要,皆王室之秘奥,国家之急务,故《周礼》职方氏掌天下图籍。汉祖入关萧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险要请以今闰年所纳图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何以傅合他郡望令诸路转运使,每十年各画本路图一上职方。 所冀天下险要,不窥牖而可知;九州轮广,如指掌而斯在。”从之。 会诏询御戎之策,淑抗疏请用古车战法,上览之,颇嘉其博学。咸平五年,卒,年五十六。淑性纯静好古,词学典雅。初,王师围建业,城中乏食。里闬有与淑同者,举家皆死,惟存二女孩,淑即收养如所生,及长,嫁之。时论多其义。有集十卷。善笔札,好篆籀,取《》有字义者千八百余条,撰《说文五义》三卷。又著《江淮异人录》三卷、《秘阁闲谈》五卷。
    (节选自《宋书•吴淑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汉祖入关/萧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险要请以今闰年所纳图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何以傅合他郡/
    B.汉祖入关/萧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险要/请以今闰年所纳图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何以傅合他郡/
    C.汉祖入关/萧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险要/请以今闰年所纳图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何以傅合他郡/
    D.汉祖入关/萧何收秦籍/由是周知险要/请以今闰年所纳图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则何以傅合他郡/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江左,古代一般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古人通常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因此江东又名江左。
    B.实录,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的。
    C.宗,本义是祭祀祖先的场所,参加祖先祭祀的通常为同一家族,因此可用来指代同祖家族。
    D.《说文》,即《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义和考究字音的字书。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吴淑爱好学习,写作敏捷。吴淑勤学不辍,常常亲手抄写书籍;少年时英俊豪爽,写文章迅捷;以文章闻名的韩熙载、潘佑非常器重他,当文思凝滞,难以措词时就让吴淑表述。
    B.吴淑学识渊博,备受欣赏。参加编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见》等,被召入应对于便殿,让他识读古碑;因进献《九弦琴五弦阮颂》被太宗赞誉学识渊博;奉诏编写《事类赋》。
    C.吴淑宅心仁厚,救助弱小。军队围困建业,城内粮食匮乏,里巷里有个吴姓的人家,只剩两个女孩活着,吴淑收养了这两个女孩,待为己出,长大后将她们嫁出去,得到舆论赞许。
    D.吴淑词章典雅,著作丰硕。吴淑性情纯静好古,词章典雅,擅长写公文书信,有文集十卷,喜好篆古籀文,撰写《说文五义》三卷,著有《江淮异人录》三卷、《秘阁闲谈》五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冀天下险要,不窥而可知;九州轮广,如指掌而斯在。
    ②会诏询御戎之策,淑抗疏请用古车战法,上览之,颇嘉其博学。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人也。兄邈,太子前卫率。家世好学,至广尤精,数术,无不研览。谢玄为州,广从事西曹。又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考或以广博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阅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隆安中,尚书令王珣举为祠部郎。时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录尚书,欲使百僚致敬,台内使广立议,由是内外并执下官礼,广常为愧恨焉。桓玄辅政,以为大将军文学祭酒。义熙初,高祖使撰《车服仪注》,乃除镇军谘议参军,领记室。转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郎。二年,尚书奏曰:“臣闻左史述言,右官书事,《乘》《志》显于晋、郑,《阳秋》著乎鲁史。自皇代有造,中兴晋祀,道风帝典,焕乎史策。而太和以降,世历三朝,玄风圣迹,倏为畴古。臣等参详,宜敕著作郎徐广撰成国史。”诏曰:“先朝至德光被,未著方策,宜流风缅代,永贻将来者也。便敕撰集。”六年,转正员常侍。时有风雹为灾,广献书高祖曰:“ 风雹变未必为灾,古之圣贤辄惧而修己,所以兴政化而隆德教也。尝忝服事,宿眷未忘,思竭尘露,率诚于习。追思义熙之始,如有不同,何者?妤安愿逸,万物之大趣,习旧骇新,凡识所不免。要当俯顺群情,抑扬随俗,则朝野欢泰,具瞻允康矣。言无可采,愿矜其愚款之志。”又转大司农,领著作郎皆如故。十二年,《》成,凡四十六卷,表上之。迁秘书监。初,桓玄篡位,安帝出宫,广陪列悲恸,哀动左右。及高祖受禅,恭帝,广又哀感,涕泗交流。谢晦见之,谓之曰:“徐公将无小过?”广收泪答曰:“身与君不同。 君佐命兴王,逢千载嘉运;身世荷晋德,实眷恋故主。”因更歔欷。元嘉二年,卒,时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书•徐广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又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晋孝武帝以广博学/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
    B.又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晋孝武帝以广博学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
    C.又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晋孝武帝以广博学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
    D.又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晋孝武帝以广博学/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B.征辟,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
    C.唐以前的晋朝史书非常多,《晋纪》是其中之一,后来房玄龄等又编订《晋书》。
    D.逊位,或称退位,指君主或其他统治者(通常特指世袭产生的统治者)放弃自己的职务和地位的行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徐广博览群书,才华出众。他出身于读书之家,研究涉猎广泛,受到高祖赏识,编订了《车服仪注》《晋纪》等书籍。
    B.徐广处事谨慎,颇有操守。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想让徐广提岀不当倡议,徐广因羞愧而拒绝,坚持自己的立场。
    C.徐广灾害之时,直言进谏。当时风雹成灾,他上书高祖,表达忠心,直率地指出应当顺应民情,进退从俗。
    D.徐广情深义重,毫不作伪。晋朝安帝迁出皇宫,他悲恸万分,感动旁人;恭帝退位时,又涕泗横流,被人质疑超出常理。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风雹变未必为灾,古之圣贤辄惧而修己,所以兴政化而隆德教也。
    ②君佐命兴王,逢千载嘉运;身世荷晋德,实眷恋故主。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 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 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 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有删改)

    对文中划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______
    A.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B.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C.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D.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麟德:年号纪年法,我国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麟德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B.阙下:是宫门两侧的高台,阙下指帝王所居住之处,又可指宫廷,本文借指朝廷。
    C.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后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D.《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诗》《书》《礼》《易》《乐》谓之儒家“五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勃天资聪颖,才情过人。六岁时就能写文章,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的他就被授予官职。
    B.王勃浮躁浅露,拖累家人。在写《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贬斥出沛王府后,补虢州参军,又杀死官奴曹达,其父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
    C.王勃才华横溢,文不加点。援笔而成《滕王阁序》,被人称奇。他写文章的时候,先磨墨、酣饮,再蒙被而卧,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
    D.王勃闻名当世,为人称颂。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杨炯认为自己的文章胜过卢照邻,不如王勃。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竞居之。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于,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 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病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六十二张养浩传》)[注释]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③淫祠:在正神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B.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C.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D.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学正,中国古代文官官名,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B.辟,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古代征召布衣出仕,皇帝或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及地方召之称“辟”。
    C.社坛,古代祭祀谷神之坛。社,是谷神;坛,是古代举行祭祀、暂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
    D.缗、贯,在古代皆指穿铜钱的绳子,也指成串的铜钱。一枚铜钱为一文,一千文为一缗或一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张养浩为官清正。不忽木到他家问疾,见他家里徒有四壁;他做县尹时,人们传言官舍不吉利,但是他还是住了进去。
    B.张养浩体恤百姓。他免除了有前科的盗贼们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监督的规定;还为穷人提供文字尚可辨认的未毁昏钞,并作印记,避免被刁难。
    C.张养浩为民除害。李虎及其同党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不敢过问,张养浩到任后,以法惩处了恶人,百姓十分高兴。
    D.张养浩勤于政务。到陕西任职四个月,他没有住在家里,而是住在公署,赢得了百姓的拥戴,他离任十年,关中百姓仍为他立碑颂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②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萃,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之上朝,时珍遽卒。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中以父及是书来献, 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节选自《明史•李时珍传》) 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 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归,著《本草纲目》。年七十六,预定死期,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羸疾,长成钝椎,惟耽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岁历三十,功始成就……臣不揣愚鄙,僭肆删述,复者芟,阙者补。上自,下至稗记,凡有攸关,无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万历中,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分、各省布政刊行。赞曰:李公纷纷,乐道遗荣,下学上达,良师古人。既智且仁,道熟以成,遐以愧之,景纯通明。
    (节选自顾景星《李时珍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B.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C.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D.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遗表,遗书。官员临死时给朝廷及家人留下的书信。内容包括遗物、遗事处理及对皇上的忠心。
    B.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通称古代典籍。其中《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C.敕,帝王的诏书、命令。如《红楼梦》中“敕造宁国府”即指宁国府是奉皇帝诏令建造的。
    D.两京,明自永乐后,称京师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为两京。与张衡《二京赋》中的“二京”所指不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李时珍严谨审慎。他穷搜博采,删繁补漏,经历约三十年,在阅了八百余家医药书籍,几易其稿才成书《本草纲目》。
    B.李时珍博学善医。科场失意后,他居家读医书十年,大门不出,什么都学,无所不读。他擅长医学,并以医生自居。
    C.李时珍为人所重。因楚王世子残暴昏聩,李时珍及时劝止了他,楚王把时珍推荐到朝廷,并授予他太医院判的职位。
    D.李时珍受人敬仰。有文章称赞他彬彬有礼,热爱医道抛弃荣华,学习知识通达高深的道理,用来效法古代圣贤。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②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

    唐慎微增补《本草》后,当时的人都认为此书很完备了,为什么李时珍还要再次修订?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彬字世儒。少称雅正,,不就州郡之命。后与兄暠俱渡江,为扬州刺史刘机建武长史。元帝引为镇东贼曹参军,转典兵参军。讨华轶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为,以道险不就。迁建安太守,徙义兴内史,未之职,转军咨祭酒。中兴建,稍迁侍中。
    敦举兵入石头,帝使彬之。会周顗遇害,彬素与顗善,先往哭顗,甚恸。既而见敦,敦怪其有惨容,而问其所以。彬曰:“向哭伯仁,情未能已。” 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彬勃然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敦大怒,厉声曰:“尔狂悖乃可至此,为吾不能杀汝邪!”时王导在坐,为之惧,劝彬起谢。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后敦议举兵向京师,彬谏甚苦。敦变色目,将彬,彬正色曰:“君昔岁害兄,今又杀弟邪?”先是,彬从兄豫章太守棱为敦所害,敦以彬亲故容忍之。
    及敦死,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王应劝含投彬。含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来,密具船以待之。既不至,深以为恨。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皆除名。诏曰:“ 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乃原之。卒官,年五十九。
    (节选自《晋书•王彬传》,有删改)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的一项是 ______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称“弱冠”。后人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B.尚书郎,官职名。东汉始置。魏晋以后,尚书省分曹,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通称尚书郎。
    C.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兄,比自己年长的同祖叔伯之子。
    D.左右,一指左右两边,一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文中指在王敦身边侍候的人,与《游褒禅山记》中的“然视其左右”里的“左右”意思一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
    ②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昆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

    王应为何劝王含投奔王彬而不是王舒?请简要说明。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岀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 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 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范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摘编自《史记•范雎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游说,是指某人陈述自己的建议、主张,并希望被采纳、实施,并且借此谋得利益。
    B.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C.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期为国君、卿大大的侍从官员,掌管接待引见宾客,朝会时担警卫。
    D.里中,同里的人,同乡的人。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范雎出身贫寒,官至相国。年轻时,想凭借才学,建功立业,无奈家庭贫寒,长时间找不到晋升的机会,但最终他官至秦国宰相。
    B.范雎隐忍受辱,胸有大志。他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猜疑,遭受板子、荆条抽打,又被扔进茅厕,受尽屈辱,但是他心存希望相信未来。
    C.范雎隐藏自己,给人机会。须贾不问青红皂白,认定范雎是告密者,致使范雎差点丢了性命,但是他再次面对须贾时却给其以机会。
    D.范雎恩人相助,逆转人生。在范雎的生命长河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守者”、同乡郑安平、秦国谒者王稽都是改变其命运的人。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
    ②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万卷楼记
    【元】郝 经
    万卷楼,顺天贾侯藏书之所也。曰“万卷”,殆不啻万焉,不啻万而曰万者,举成数也。金源【注】氏末,天造草昧,豪杰哄起。于是拥兵者万焉,建侯者万焉,积粟帛、金具、子女以为己有者,断阡陌、占屋宅、跨连州郡以为己业者,又各万焉。侯则独不然,息民保境,礼贤聚书,劝学事师而已。于是取众人之所弃以为己有,之书尽往归之,故侯之万者独书焉。乃作楼藏之。楼既成,尽以卷帙置其上,别而为九。六经则居上上,尊经也。传注则居上中,后传也。诸子则居上下,经之余也。历代史居中上,亚六经也。杂传记居中中,次史也。诸儒史论居中下,史之余也。先正文集及诸著述居下上,经史之余也。百家众流、阴阳图籍、山经地志、术数,则居下中,皆书之支流余裔也。其法书名画,则居下下,艺成而下也。 栉比鳞次,高切星汉。人之文与天文际,私家之藏,几逾秘监。故贾侯之书甲天下。方干戈坏乱,经籍委地,侯独力为捆拾,吾道赖以不亡,虽孔氏之壁、河间之府,不是过也。彼富贵者之楼,管弦,肴核几席,登览燕集之具充焉。侯之楼,则古圣今贤,大经格言,修身治世之典积焉。时顺天之治,尝最诸道,推为钜公伟人,而又乐贤下士,切切于收览遗书为志,故天下之人益以此贤侯。
    侯既贮书于楼,谓其将佐曰:“昔蔡中郎书籍畀之王粲,而粲卒名世。今吾之书若是,不有所畀,适足以为之食,不免堕檐之讥矣。吾闻郝氏子经,嗜书力学,吾将畀之。鞅掌之隙,亦得窃听焉。”时,经寓居铁佛寺之南堂,坐彻明者五年矣,以书币邀致其府,于楼之侧筑堂,曰“中和”,尽以楼之书见付,使肆其观览。侯则时令讲解一编,辄曰:“吾之书有归矣,吾不为书肆矣。向吾之书贮于楼中,今则贮子之腹中。向者大圣人之道布于方策,今则布诸子之心矣。子其摛光揭耀俾吾之书用于世以济斯民则子之腹乃万世之府也不然则亦蠹鱼之穴堕檐之楼尔子其勉之。”经再拜谢,其不克负荷,每为流涕感刻曰:“ 经举家之盎缶不能购一经,故每区区晨夜叩人之门,藉书以为学。今侯以数十年之勤,数万卷之多,尽以见畀。虽侯之盛意,岂非天邪?如怠忽自弃,以多书而不能如无书之初心,业不能勤而卒无有成,则非负侯,是负天也。复何以立于世哉!”故书侯聚书起楼及畀经为学之义以为记,以明侯之德,且以自警,庶几终不负侯云。
    (节选自《陵川集》)
    【注】金源:金朝女真族发祥兴王之地,代指金朝政权。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子其摛光揭耀/俾吾之书用于世/以济斯民/则子之腹/乃万世之府也/不然则亦蠹鱼之穴/堕檐之楼尔/子其勉之/
    B.子其摛光揭耀/俾吾之书/用于世以济斯民/则子之腹乃万世之府也/不然/则亦蠹鱼之穴/堕檐之楼尔/子其勉之/
    C.子其摛光揭耀/俾吾之书/用于世/以济斯民/则子之腹乃万世之府也/不然则亦蠹鱼之穴/堕檐之楼尔/子其勉之/
    D.子其摛光揭耀/俾吾之书用于世/以济斯民/则子之腹乃万世之府也/不然/则亦蠹鱼之穴/堕檐之楼尔/子其勉之/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河朔:地区名,初为汉武帝在阴山、贺兰山脚下黄河草原所设的朔方郡,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后泛指黄河以北地区。
    B.方伎:也作方技。古代指医病、占卜、星象之类的技艺,也指医药之书。
    C.樽俎:酒杯和礼器,泛指盛酒食的器具,后来常作为宴席的代称。古代酒器有很多种,如卮、角、爵、觥、筹、簋等。
    D.蠹鱼:一种蛀蚀衣物、书籍的小虫。白居易有诗云:今日开箧看,蠹鱼损文字。说的也是这种小虫子。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万卷楼,因藏书多而名之。其实它的藏书不只万卷,只是取其整数罢了,而且书籍涉及门类繁多,贾侯将之分为九类。
    B.万卷楼的拥有者贾侯,在四处豪杰峰起的金朝末年,在别人囤积谷粟、布帛、金银财宝,甚至吞并土地的时候,他却收集书籍,劝人尊师学习。
    C.贾侯搜集河朔地区的书籍,并建楼以藏之,同时他又将书籍按类别等次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他最尊重经书,所以把六经放在了最上面的地方,而其他书法及名画则放在了最下面。
    D.贾侯仰慕蔡中郎的雅行,希望藏书免为蠹鱼之食,自己和子孙都能听到郝经的精辟讲解,更希望藏书能用世济民。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栉比鳞次,高切星汉。人之文与天文际,私家之藏,几逾秘监。
    ②经举家之盎缶不能购一经,故每区区晨夜叩人之门,藉书以为学。今侯以数十年之勤,数万卷之多,尽以见畀。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岑彭君然,南阳棘阳人也。王莽时,守本县长。汉兵起,攻拔棘阳,彭将家属奔前队大夫甄阜。阜怒彭不能固守,拘彭母妻,令效功自补。彭将宾客战斗甚力。及甄阜死,彭被创,亡归宛,与前队贰严说共城守。汉兵攻之数月,城中粮尽,人相食,彭乃与说举城降。
    诸将欲诛之,大司徒伯升曰:“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以劝其后。”更始乃封彭为归德,令属伯升。及伯升遇害,彭复为大司马朱鲔校尉,从鲔击王莽扬州牧李圣,杀之,定淮阳城。鲔荐彭为淮阳都尉。更始遣立威王张卬与将军徭伟镇淮阳。伟反,击走印。彭引兵攻伟,破之。迁颍川太守。
    会舂陵刘茂起兵,略下颍川,彭不得之官,乃与麾下数百人从河内太守韩歆。会光武徇河内,歆议欲城守,彭止不听。既而光或至怀歆追急迎降光式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彭因进说曰:“今赤眉入关,更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雄群竞逐,百姓无所归命。窃闻大王平河北,开王业,此诚皇天祐汉,士人之福也。彭幸蒙司徒公所见全济,未有报德,旋被祸难,永恨于心。今复遭遇,愿出身自效。”光武深接纳之。 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乃贳歆,以为邓禹军师。
    更始大将军吕植将兵屯淇园,彭说降之,于是拜彭为刺奸大将军,使督察众营,授以常所持节,从平河北。光武即位,拜彭廷尉,归德侯如故,行大将军事。与诸将围洛阳数月。朱鲔等坚守不肯下。帝以彭尝为鲔校尉,令往说之。鲔在城上,彭在城下,相劳苦欢语如平生。 乃面缚,与彭俱诣河阳。帝即解其缚,召见之,复令彭夜送鲔归城。明旦,悉其众出降,拜鲔为平狄将军,扶沟侯。鲔,淮阳人,后为少府,传封累代。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七》)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
    B.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
    C.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
    D.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召见彭/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自称用字表谦虚,称人用名表尊敬。
    B.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秦以后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
    C.邑人,同县之人,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诗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如“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新唐书•魏征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岑彭立功自赎,坚守城池。汉兵攻克棘阳,岑彭投奔甄阜。他和部将、宾客战斗都很卖力。后来甄阜死,岑彭受伤后仍与前线甄阜的副将严说共同守城。
    B.岑彭屡立功劳,深受器重。岑彭劝降了吕植,被任为刺奸大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后来被任命为廷尉,封归德侯,代理大将军事务。后又成功劝降朱鲔,攻克洛阳城。
    C.岑彭深谙时局,善抓机遇。刘秀准备杀死韩歆时,岑彭向刘秀分析了如果赤眉进入函谷关后,天下的形势发展,表达愿意献身效劳。刘秀接受了他的意见,韩歆免于一死。
    D.岑彭有情有义,善于劝降。岑彭劝降朱鲔时,不顾安危,利用曾经隶属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先以往昔旧情与朱鲔慰问欢谈,后以天下局势说服朱鲔放弃顽抗之心。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乃贳歆,以为邓禹军师。
    ②乃面缚,与彭俱诣河阳。帝即解其缚,召见之,复令彭夜送鲔归城。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拓跋仪,秦明王翰之子。容貌甚伟,美须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绝人。幸贺兰部,侍从出入。从破诸部,有谋战功。太祖将图慕容垂,遣仪观衅。垂问仪太祖不自来之意。仪曰:“先人以来,世据北土,东与燕世为兄弟。仪之奉命,理谓非失。” 垂壮其对,因戏曰:“吾威加四海,卿主不自见吾,云何非失?”仪曰:“燕若不修文德,欲以兵威自强,此乃本朝将帅之事,非仪所知也。”及还,报曰:“ 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太祖以为然。太祖征卫辰,仪出别道,获卫辰尸。太祖大喜,封东平公。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慕容宝之寇五原,仪摄据朔方,要其还路。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世祖之初育也,太祖喜,夜召仪入。太祖曰:“卿闻夜唤,乃不怪惧乎?”仪曰:“臣推诚以事,陛下明察,臣辄自安。忽奉夜诏,怪有之,惧实无也。”太祖告以世祖生,仪起拜而歌舞,遂对饮申旦。先是,上谷侯岌、代郡许谦等有名于时,闻仪待士,先就仪。仪并礼之,共谈当世之务,成败要害,造次备举。谦等叹服,相谓曰:“平原公有大才不世之略,吾等当附其尾。”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伏武士伺太祖,欲为逆。崇子遂留伏士中,闻召,恐发,逾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流血”。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太祖使人追执之,遂赐死,葬以礼。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B.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C.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D.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常见于开国皇帝,因创立基业,功劳甚大,故继承帝位的子孙尊其为“太祖”。
    B.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和“移”“调”“转”意思相近。文中用在拓跋仪立功后,应有升职的意思。
    C.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下本义是台阶,其两侧是古时帝王卫士的戒备之地,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D.庶人,周代称国人中的下层为庶人。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一直延续到今天。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拓跋仪有勇有谋,深受太祖赏识。他容貌俊美,身材魁伟,武艺高强,超出常人,有谋略,多次跟随太祖出征,屡立战功。
    B.拓跋仪睿智果敢,维护国家利益。他出使后燕,面对君主的问难,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洞察敌国国情,制定可图之计。
    C.拓跋仪善待士人,拥有雄才大略。他尊重善待来拜访他的名士,并一起谈论当代事务,见解高明,当时的人们都愿意依附他。
    D.拓跋仪恃宠而骄,谋反出逃被赐死。他富有才气和声望,深受太祖重视,然而依仗有功而密谋反叛,后因恐惧出逃被抓后赐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垂壮其对,因戏曰:“吾威加四海,卿主不自见吾,云何非失?”
    ②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