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体育比赛不仅是各国运动员速度与力量的竞技场,也是世界各国展示形象,尖端科技与体育融合的大舞台。随着人类对挑战自身的执着追求,各竞技项目的成绩不断逼近人体能力的极限,要想进一步提高比赛成绩,哪怕是提高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教练与运动员都要竭尽全力采用各种方式和技术去实现,科技的赋能作用也就愈发重要。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数字化表现和跟踪系统(EPTS)被首次全面采用。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运动的时空信息自动化采集并数据化呈现,从而实现对训练与比赛的数字化阅读。借助摄像机与可穿戴式传感器,EPTS系统能够追踪球员以及足球的运动信息,并通过平板电脑向教练员提供球员的统计数据、位置信息以及相应的视频剪辑,帮助教练员进行赛场上的决策。作为EPTS的一部分,Catapult可穿戴传感器也首次在世界杯中获准使用。这款运动员智能追踪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穿戴在运动员肩胛骨中间、火柴盒大小的卫星定位装置,可以监测运动员的跑动距离、速度、跑动节奏、受冲击负荷、心率等多项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当前,运动员经常会穿着配备这个装置的“黑背心”进行训练,教练员不仅能够在场边实时查看整个球队的表现并进行指导,也可以了解每个运动员的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训练运动量调控,减少伤病的发生概率。
    除了团队运动中的多人时空信息分析外,对运动员个人技术动作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评估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背后的最主要动力是动作捕捉技术的进步。动作捕捉技术是数字化采集三维人体运动的手段,过往由于需要复杂的设备与环境,使用非常不便,动作捕捉技术的主要应用局限于电影大片制作,在体育中一般仅在科研中使用。随着动作捕捉技术向轻量化、易用性的不断发展,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运动分析系统也进入了实用阶段。例如,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高尔夫运动动作分析与辅助训练系统MySwing,借助穿戴在球员身上的多个微型运动传感器,可以精准捕捉球员的身体以及球杆的空间运动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借助这样的设备,教练对球员的指导就不再“凭感觉、凭经验”,主观的经验得以量化形成数据模型,不仅对技术动作的分析更加客观,而且训练的针对性更强,训练效率更高。
    运动员比赛成果的提高不仅来自于训练水平提升,运动装备的科技含金量提高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甚至某些时候会对运动带来重大的改变。纵观奥林匹克历史,装备的科技进步对竞技成绩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连续在最近三届奥运会上称霸自行车赛场的英国队就是其中的代表,英国队应用高科技手段将人与车的完美结合做到了极致。基于流体动力学与人机工程分析,每名英国选手的比赛用车都经过了精密调节,使人与车之间的契合程度达到最高。此外,高科技的比赛用服、特制的赛车轮胎等,也都成为英国队的“国家秘密”。在未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以数据方式对运动员在技术、战术、体能、心智、个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构建可量化的“冠军模型”将成为不仅切实可行,甚至不可或缺的训练与比赛方法,智能科技也将在训练与比赛中对教练与运动员产生愈发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体育中的“黑科技”》,《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9日)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现代体育比赛不仅是运动员速度与力量的较量,也是各国科技赋能体育的展示。
    B.2018年世界杯首次使用了EPTS,将运动的时空信息自动化采集并数据化呈现。
    C.动作捕捉技术作为新事物,近年来也出现在体育领域,使动作分析更加客观。
    D.英国自行车队之所以连续三年称霸自行车赛场,高科技手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先提出“科技赋能愈发重要”的观点,再分层论述,最后谈对未来的深远影响。
    B.文章第三段举MySwing的事例,有力的说明了科技对个人技术动作的分析的积极作用。
    C.文章既承认训练水平提升的意义,又肯定高科技运动装备的作用,彰显了辩证的态度。
    D.文章在论证时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也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论证科技装备的作用。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尖端科技与体育的融合,有助于竞技成绩的提高,有助于运动员突破人体极限。
    B.EPTS将时空信息自动化采集并数据化呈现,可以用于比赛指导,也可以用于健身指导。
    C.在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或将成为“冠军模型”的必须依靠的训练与比赛方法。
    D.随着更为尖端的体育装备的采用,体育竞技将是运动员、装备、训练的综合较量。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试题。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祖执蒲,明太常卿;父恂,户部尚书;季父恪,皆以忤阉党。尝游江左,寓金陵,司业周凤翔得其所撰策,立造访之,谈讌弥日。是时主复社者太仓张溥,贻书推为领袖;主几社者青浦陈子龙,赠诗曰“汉家为君开”。其它海内清望,胥缔附之。
          性豪迈不羁,尝与杨延枢、夏允彝醉登金山,临江悲歌,指评当世人物,而料事尤多奇中。方恂之督师援汴也,方域进曰:“大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牵制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当斩以徇军事办威立,疾驰渡河,收中原土集团结之众,以合左良玉于襄阳,约陕督孙传庭持角并进,则汴围不救自解矣。”恂叱曰:“此跋扈也,小子多言!”趣遣归。道遇永城叛帅刘超,方域曰:“ 君所坐不过杀一御史,奈何遽反?今畿辅有警,君帅所部,疾走勤王,必可转祸为福;即不然,亦湔洗恶名,失此则身死名裂。”超不能从。
    怀宁阮大铖,故魏阉义儿也,屏居金陵,谋复用。诸名士共檄大铖罪,作《留都防乱揭》,宜兴陈贞慧及责池昊应萁主之。大铖愧且志,然无可如何。知方域与二人者相善也,私念因方域以交于二人,事当已。乃嘱其客来交欢。方域觉之,谢客弗与通。大铖乃大怒,恨次骨。甲中,拥立,大铖骤柄用,兴大狱,将尽杀党人。方域夜出走,渡扬子江,依镇帅高杰得免。
          生平颇以经济自诩,任侠使气,然一语合,辄吐肝肺。初放意声伎,已而悔之,发愤为诗古文,倡学于举世不为之日。将刻集,集中文未脱稿者,一夕补缀立就。人益奇之。
          顺治十一年卒,年三十七。方域健于文,益其天才英发,吐气自华,善于规模,绝去蹊径,不序于古,而亦不泥于今。当时论古文,率推方域为第一,远近无异词。
    (节选自《清史列传•侯方域传》)


    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大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牵制/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当斩以徇军/
    B.大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牵制/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当斩以徇军/
    C.大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牵制/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当斩以徇军/
    D.大人受诏讨贼/庙堂议论牵制/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之不应征办者/而晋帅许定国师噪/当斩以徇军/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东林,指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团体,因其主要首领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而得名。
    B.宣室,指汉代未央宫中的宣室殿,此处用汉文帝在宣室召见晁错的典故,借以说明侯方域具有辅佐君王的才干。
    C.南都,指南京,明朝最初建都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仍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
    D.韩欧,指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他们曾先后倡导并发起以恢复先秦两汉古文传统为宗旨的古文运动。

    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保方域出身于仕宦世家,祖辈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反对阉党专权。他早有才名,寓居金陵之时深受江南士大夫名流的推崇。
    B.候方域曾为父亲解开封之围出谋划策,可惜没被采用;又曾劝说叛将刘超将功补过,率兵赴开封勤王,刘超也没有从其计。
    C.侯方域与陈贞慧、吴应箕交好,陈、吴二人发动士人揭发阉党阮大钺的罪状。阮大铖想通过候方域疏通关系,被侯察觉并拒绝。
    D.候方域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古文创作上。他的文章才华洋溢,自成风格,既合古人传统,又能超脱时俗,时人公推为第一。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所坐不过杀一御史,奈何遽反?
    ②生平颇以经济自诩,任侠使气,然一语合,辄吐肝肺。

    依据第四段,简要概括侯方域在文章写作方面的“奇”的表现。
  • 题型:选择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克服部分考生去苦趋乐、不希望在大学苦读的问题,“强基计划”的培养改革就能切实落地,既可为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培养生力军,也能助推社会形成更加完善的成才观。 B.从“生产锈带”到“生态绣带”,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绿进沙退”,中国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C.“人脸识别第一案”让杭州成为全国首个明确禁止物业强制人脸识别的城市。期待本案的“尺寸之功”,能够发挥影响性诉讼的示范意义,进而推动个案正义转向制度正义。 D.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城市的名片,也是留给未来的印记。中国建筑史上有很多经典,也不乏兼收并蓄的成功案例,成为一份给地球的礼物。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出师表》中,诸葛亮用“ ______ , ______ ”表明自己作为布衣在乱世中的心志。

    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对此有直接描述 ______ , ______ 。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____ , ______ 。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1

    默写。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 ; ______ ,形影相吊。

    青山隔送行, ______ , ______ 。

    《诗》三百篇, ______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______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______ , ______ 。

    老当益壮, ______ ; ______ ,不坠青云之志。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龙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永和六年,杀石鉴,其司徒申钟、司空郎闿等四十八人上尊号于闵,闵固让李农,农以死固请,于是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曰永兴,国号大魏,复姓冉氏。 石祗遣其相国石琨率众十万伐邺,进据邯郸。祗镇南刘国自繁阳会琨。闵大败琨于邯郸,死者万馀。刘国还屯繁阳。苻健自枋头入关。张贺度、段勤与刘国、靳豚会于昌城,将攻邺。闵遣左仆射刘群为行台都督,使其将王泰、崔通、周成等帅步骑十二万次于黄城,闵躬统精卒八万继之,战于苍亭。贺度等大败,死者二万八千, 追斩勒豚于阴安乡,尽俘其众,振旅而归。闵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时慕容俊已克幽、蓟,略地至于冀州。闵帅骑距之,与慕容恪相遇于魏昌城。恪乃以铁锁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闵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馀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俊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闵曰:“天下大乱,尔曹,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鞭之三百,送于龙城,告魔、皝庙。俊送闵既至龙城,斩于遏陉山。曰武悼天王。
    (节选自《晋书•冉闵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
    B.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
    C.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
    D.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B.尚书,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
    C.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褒扬的称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冉闵有勇有谋,威望很高。他年幼时果敢敏锐,成年后,善于谋略,勇力绝人,打败梁犊后,胡夏种族宿将无不畏惧他。
    B.冉闵称帝建国,又复姓冉。他在永和六年,杀了石鉴后称帝,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为大魏,又恢复姓冉。
    C.冉闵四方征战,多次取胜。他在邯郸大败石琨;又亲率精兵八万直接在苍亭与敌军展开激战,大败张贺度等,杀死勒豚。
    D.冉闵整顿官制,依才授职。他从苍亭回到邺宫后,整顿核定九流,依据才能授予职任,许多儒学后人获得到显赫官位。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石祗遣其相国石琨率众十万伐邺,进据邯郸。
    ②追斩勒豚于阴安乡,尽俘其众,振旅而归。

    请简要概括冉闵被擒的原因。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曹操《观沧海》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描写丁水波汹涌澎湃,岛屿高高矗立的景象都是永存的。


    韩愈《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______ , ______ ”。

    苏轼《赤壁赋》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从“不变”的角度指出万物同我们一样。
  • 题型:选择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使紫砂壶更方便于拿取和携带,苏东坡将壶把加长提商,增强了紫砂壶的空间造型之美妙与视觉张力之气派,从而是生了紫砂壶的经典款式“东坡提梁壶”。 B.冯友兰的哲学思考与抗战实践结合紧密,表现出较强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对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对造就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充满信心。 C.部分教学软件虽然具有全员摄像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要求学生打开摄像头,但学生到底看的是不是教学界面依然难以知晓,所以观看率不等于学习率。 D.该通知不仅聚焦了塑料制品的使用环节,还关注了生产、回收、处置等环节,体现出对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性,有利于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长效机制。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期以来,我们以新学反旧学,以西学抗中学,视自己的文学传统和经验若敝屣。就文学而言,因为蔑弃旧学,我们失去了对传统的敬意和信任。同样,因为排斥中学,我们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失去了对中国传统文论和批评的自信。很多学者写文章,也必以西方学者为圭臬,要么是福柯和德里达如何说,要么是罗兰•巴特和哈罗德•布鲁姆怎么讲,全然丧失了中国文学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点。
    近读古风教授的《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欣喜地看到他对中国文论现状和问题的深刻思考,也看到他在接续文学传统文论上所表现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全书试图打破封闭的单向度思维方式和研究模式,肯定中国现代文论的“双线”发展模式:一条是明线,一条是辅线;前者走着“洋化”的道路,后者坚守着“本土化”的道路。这种中西互补的模式,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隐性传承”。作者认为,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已基本完成了现代化任务,形成了中国现代文论的基本格局。中国文论话语并未消亡,而是以隐性传承的方式生存下来。
    但最近二三十年,本土化一维黯然失色,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力。作者注意到了中国文论在当代的失语状况和尴尬处境。他发现,目前流行的文学批评话语,基本上来源于欧美国家的文学理论。在他看来,中国文学失语的原因在于失根,即失落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根。因而,要彻底医治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的失语症,“必须强调中国现代文论的转化,即从追踪西方转向回归传统,从搬用西方文论话语转向传统文论话语”。
    他还呼吁人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论的价值,重新确立它的地位。该书并不是要简单否定西方文论,也不是要建构一个单一的文化话语建构模式,而是强调东西方文论的平等对话。认为既应保持个性,又要博采众长:“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更远大的目光,更开放的胸怀,更理直气壮地去接纳世界各国文论的优秀话语,并以此作为养料,去创造中国文论的辉煌。”
    文学是一种积极的主体建构行为。所以,如何接受西方文论和中国传统文论,怎样建构一种多元融合,而又不失个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建构中国文学理论传承关系和话语体系方面,我们应该具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应该将书中所描述的隐性传承,转化为积极自觉的显性传承。该书作者显然致力于探索和建构一种积极的显性传承模式。他用“转换”来表达自己的这一主张,并赋予转换以继承和创新的内涵。他接受《文心雕龙》“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通变”观,提出四种转换的途径和范式:范畴的转换、观点的转换、方法的转换和体系的转换。
    总之,该书充满了坚定的文化信念和主体性自觉。它表现了在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当代转型和未来建构中,学者个人的学术担当。
    (摘编自李建军《中国文学不能失根》,2017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报》)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长期以来,在中国文学领域中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信任,主要是由于我们以新学反对旧学。
    B.在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领域中失去了对中国传统文论和批评的自信,主要是由于我们以西学对抗中学。
    C.文学作为一种主体性建构行为,具有积极的属性。
    D.我国现代文论领域中西互补的“双线”发展模式,既走着“洋化”的道路,也坚守着“本土化”的道路,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封闭的单向度的发展模式。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本提到中国很多学者在写作文章时倍加推崇西方学者的现象,实际上是这些学者丧失了中国文学主体意识和个性特点。
    B.文本中“言必西方学者”的中国学者与古风教授形成对比,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化与最近二三十年来中国文论的失语状况和尴尬处境也形成了对比。
    C.古风教授指出中国现代文论的中西互补发展模式有利于对传统文论的隐性传承,同时提出更要致力于探索和建构一种积极的显性传承模式。
    D.本文属于文学评论,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对中国文学进行评论。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古风教授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著作《文心雕龙》的“通变”观,提出四种转换文论话语的途径和范式,并赋予以继承和创新的内涵。
    B.作者经过对中国文论现状和问题的深刻思考,创作了《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这部学术著作表现了一个当代学者个人的文化担当。
    C.作者认同古风教授关于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见地,也主张中国文学不能失根。
    D.在《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一书中,有着与我国近代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相似的文论主张。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名文,姓田氏。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初,冯谖闻孟尝君好客,见之。居期年,冯谖无所言。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兰县息客主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乃进冯谖而请之曰:“宾客不知文不肖,文者三千余人,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于薛。薛岁不入,民颇不与其息。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冯谖曰:“诺。”辞行,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核之。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核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曰:“ 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孟尝君闻冯谖烧券书,怒而使使召谖,谖至,曰:“ 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余不足。有余者,为要期。不足者,虽守而责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君有何疑焉!”孟尝君乃拊手而谢之。
    (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千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子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B.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C.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以足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息其/客奉将不给
    D.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淇食客三千人/邑入不以足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客息奉将不给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孟尝君,战国四君子之一。另外三位分别为:魏无忌、赵胜、黄歇。
    B.出钱,即放债,贷钱给人。文中指孟尝君拿钱贷给穷人,收取利息。
    C.传舍长,是指孟尝君传达命令给客舍舍长,让他推荐可以收债的人。
    D.幸临,意同惠临、光临。幸,表敬副词。体现了孟尝君的礼贤下士。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孟尝君爱惜人才,乐于招揽宾客。尽管后来收入很难维持养三千食客的开销,但孟尝君还是想出办法来增加收入。
    B.冯谖慕名投奔孟尝君门下,由于他看起来善于雄辩,又是宽厚稳重的长者,没有其他技能,因此被举荐为收债的人选。
    C.孟尝君礼贤下士,请冯谖时态度恭敬,他向冯谖详细说明了收债的原,因并让冯谖替他责备拒不偿还债务的人。
    D.冯谖收债方式独特,他设宴宴请向孟尝君借贷的人,并让他们拿借贷的凭证来核对,还烧掉无法偿还者的券书。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
    ②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余不足。

    孟尝君最后为什么反而要拍手连声感谢焚券的冯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