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作文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18
题型:作文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作文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
某中学高一学生王刚和朋友开了一家微店,专做体育运动用品。由于经营有方,每月能赚到的纯利润一般在五六千元,有时甚至超过万元。为了创业赚钱,他屡屡旷课。其行为引起师生的争议:有的认为,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阶段,应该劝其关闭微店,专心学习;有的认为,既然不学习也能赚到钱,可以让其退学,专心开微店;有的认为,可以为其量身定制一张课表,由该学生来选择自己希望获得的知识,以完成高中的学业。
对以上的说法,你怎么看?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作文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18
①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
②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③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
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⑤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题型:作文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18
题型:作文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月9日,一男孩站在教室里,头发和眉毛被风霜粘成雪白,脸蛋通红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男孩名叫王福满,今年8岁,是云南省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学生,父亲外出打工,母亲离家出走,他和58岁的奶奶、10岁的姐姐住在一起。
他家离学校4.5公里,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拍照当天气温零下9℃,他来到学校后,头发和眉毛都沾满了冰霜。对于这条艰苦的上学路,王福满说,“上学冷,但不辛苦!”当记者问到他的理想时,他说他最大的梦想是“考一个好大学,长大想当警察和科学家,可以保卫国家”。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你的联想和思考,写一段文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具体要求:
(1)根据材料及立意拟一个精彩的回目式标题。
(2)采取例证法写一段合适的文字,文段中至少要用到一个名人名言。不得少于200字。
(3)其中加写的段落20分,题目5分,字体5分。共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