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较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守字子固,常州晋陵人。登崇宁元年进士第。除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丁内艰去。建炎元年冬,召还,改官。上在维扬,粘罕将自东平历泗,淮以窥行在,上召百官各言所见。叶梦得请上南巡,阻江为守,张俊亦奏敌势方张,宜且南渡。守独抗疏,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又别疏言金人犯淮甸之路有四,宜择四路帅守缮兵储粟以捍御之。吕颐浩初相,举行司马光之言,欲并合三省,诏侍从、台谏集议。守言光之所奏,较然可行,若更集众,徒为纷纭。先是,守尝论吕颐浩不可独任,与上意异,乞补外除礼部侍郎不拜上命吕颐浩至政事堂谕以正人端士不宜轻去守始受命殿中侍御史赵鼎入对论守无故下迁上曰以其资浅四年,改知福州。时右司员外郎张宗臣请令福建筑城,守奏:“福州城于晋太康三年,伪闽增广至六千七百余步,国初削平已久,公私困弊,请俟他年。”遂止。寻以变易度牒钱百万余缗输之行在,助国用。闽自范汝为之扰,公私赤立,守在镇四年,抚绥凋瘵。八年,改洪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时江西盗贼未息,上问以弭盗之策,守曰:“莫先德政,伺其不悛,然后加之以兵。”因请出师屯要害。既至部,揭榜郡邑,开谕祸福,约以期限,许之自新,不数月盗平。后徙知绍兴府。会朝廷遣三使者括诸路财赋,所至以鞭挞立威。守既视事,即求入觐,为上言之,诏追还三使。时秦桧当国,不悦。守在江右,以郡县供亿科扰,上疏请蠲和买,罢和籴。时秦桧方损度支为月进,见守疏,怒曰:“张帅何损国如是?”守闻之,叹曰:“彼谓损国,乃益国也。”

    (节选自《宋史·张守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除礼部侍郎/不拜/上命吕颐浩至政事堂/谕以正人端士不宜轻去/守始受命/殿中侍御史赵鼎入对/论守无故下迁/上曰/以其资浅/

    B.除礼部侍郎/不拜/上命吕颐浩至政事堂/谕以正人端士不宜轻去/守始受命/殿中侍御史赵鼎入对论/守无故下迁/上曰/以其资浅/

    C./除礼部侍郎/不拜/上命吕颐浩至政事堂/谕以正人端士不宜轻去/守始受命殿中侍御史/赵鼎入对/论守无故下迁/上旦/以其资浅/、

    D.除礼部侍郎/不拜上命/吕顾浩至政事堂/谕以正人端士不宜轻去/守始受命/殿中侍御史赵鼎入对/论守无故下迁/上曰/以其资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内艰”指遭遇母丧,又称“丁母忧”;遭遇父丧则称“丁外艰”,也称“丁父忧”。

    B.“行在”指皇帝所在地,文中“窥行在”指粘罕伺机图谋攻打扬州,捉拿宋朝皇帝。

    C.“乞补外”指期望替补空缺官职“补外”也叫“补缺”,指官吏有缺额,选人替补。

    D.“和籴”指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百姓摊派粮食,“和买”是相似的经济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守坚持己见,敢于直言。金兵南下时,叶梦得等人建议皇帝南渡,张守直言反对并陈述意见,又主张应选派四路统帅练兵储粮,以抵抗侵犯的金兵。

    B.张守审时知艰,恤民体国。就任福州时,张守认为建国初期公私交困,建议延后筑城,又运送百万多缗的度牒钱资助国家费用,在闽四年,关心百姓疾苦。

    C.张守治乱以仁,宽严相济。在如何平息江西盗贼的问题上,他一方面请求出兵驻守要害之处,一方面张榜晓谕利害,允许盗联限期自首,最终平定了祸乱。

    D.张守不畏权势,秉公奉职。任职绍兴时,他上朝揭露朝廷三使者强收财赋,惹恼了秦桧;对于秦桧“损国”的指责,他当面回击,直言自己所为是“益国”。

    4把文中围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言光众所奏,较然可行,若更集众,徒为纷纭。

    (2)守曰:“莫先德政,伺其不悛,然后加之以兵。”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