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月考试卷 难易度:较易

    阅读《老子》二章,完成各题。
    《老子》四章
    三十辐共一段,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赞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解释下列字词。
    之于未有
    ②强行有志
    ③其脆易
    ④常于几成而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与“不贵难得之货”中“贵”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______
    A.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B.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C.见贤思齐焉
    D.虽至大夫之相乱家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老子特地提醒人们要全面地看待事物。指出事物是由“有”“无”两者结合而成,从面可以“利”和“用”。
    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虽是要彰显自己,却往往不能彰是自己;自我夸耀的人,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
    D.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却让它失败了,假如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老子》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

    翻译句子。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请问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