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养蒙,字泰亨,泽州人。万历五年 进士。选庶吉士,历吏科左给事中。少负才名,明习天下事。居言职,慷慨好建白。以南北多水旱,条上治奸民、恤流民、爱富民三事,帝嘉纳之。 锦衣都指挥罗秀营佥书,兵部尚书王遴格不行。秀竟夤缘得之。养蒙疏发其状。 御史高维崧等言事被谪,养蒙偕同官论救,复特疏讼之。忤旨, 夺俸。寻迁工科都给事中。都御史潘季驯奏报河工,养蒙上言曰:“二十年来,河几告患矣。当其决,随议塞,当其淤,随议浚,事竣辄论功。 夫淤决则委之天灾而不任其咎浚塞则归之人事而共蒙其赏及报成未久惧有后虞急求谢事而继者复告患矣其故皆由不久任也。夫官不久任,其弊有三:后先异时也,人己异见也,功罪难执也。请仿边臣例,增秩久任,斯职守专而可责成功。”帝深然之。有诏潞安进绸二千四百匹。未几,复命增五千。养蒙率同官力争,且曰:“从来传奉职造,具题者 内臣,拟旨者阁臣,抄发者科臣。今径下部,非祖制。”不从。出为河南右参政。寻召为太仆少卿,四迁左副都御史。二十四年,极谏时政阙失,不报。又明年六月,两宫三殿继灾。养蒙复上疏曰:“ 近日之灾,前古未有。自非君臣交儆,痛革敝风,恐虚文相谩,大祸必至。”帝亦不省。寻迁户部右侍郎。时再用师朝鲜,命养蒙督饷。事宁,予一子官。三十年,户部尚书陈蕖称疾乞罢。诏养蒙署事。会养蒙亦有疾在告,固辞。给事中夏子阳劾其托疾,遂罢归。卒于家。天启初,赐谥毅敏。
(节选自《明史•张养蒙传》)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夫淤决则委之天灾/而不任其咎/浚塞则归之人/事而共蒙其赏/及报成未久/惧有后虞/急求谢事而继者/复告患矣/
B.夫淤决则委之天灾而不任其咎/浚塞则归之人事而共蒙其赏/及报成/未久惧有后虞/急求谢事而继者/复告患矣/
C.夫淤决则委之天灾而不任其咎/浚塞则归之人事而共蒙其赏/及报成未久/惧有后虞/急求谢事/而继者复告/患矣/
D.夫淤决则委之天灾而不任其咎/浚塞则归之人事而共蒙其赏/及报成未久/惧有后虞/急求谢事/而继者复告患矣/
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谓,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探花、榜眼。
B.锦衣指禁卫军士卒,是皇帝侍卫亲军,从事逮捕、审问、收集军情等活动。
C.夺俸是古代朝廷管理官员的一种惩治制度,官吏因为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
D.内臣是指宫内所使用的官员、太监、护卫官长,也可指权贵们的贴身人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张养蒙建言献策,体恤百姓疾苦。他做言官时,南北多水旱灾害,他分条上疏向皇帝陈述惩治奸诈之民,抚恤流亡之民,爱惜富裕之民这三件事情。
B.张养蒙忠于职守,揭发不轨之徒。罗秀谋求佥书一职,没有得逞,但是他最终通过拉拢关系得到此职,张养蒙作为言官,得知后就揭发他这一罪状。
C.张养蒙治事有方,弥补制度缺陷。他认为黄河灾患不除与治水官员不能久任其职有关,他建议提高官员级别使其久任此职,这样职责固定而可以求得成功。
D.张养蒙慷慨直言,敢于指责皇上。皇帝下诏从潞安进绸,没过多久,又提出增加,张养蒙率领众人据理力争,并指责皇帝这样做不符合祖宗的规定。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御史高维崧等言事被谪,养蒙偕同官论救,复特疏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