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较难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故通议大夫户部右侍郎王公翰林侍读学士苗衷撰 正统九年九月十四日,户部右侍郎王公卒于浙江武林驿。讣闻,上深悼之,遣官谕祭,命工部营葬事。朝之公卿大夫闻公之没,莫不哀伤之,至于相聚嗟叹不能已。逾旬,其子循持其父同寅户部侍郎焦公所为状,泣拜请铭。予忝同乡,又辱相知,不可以芜陋辞。
    按状,公讳质,字梦瑾,姓王氏。曾祖、祖文祥俱不仕,父彦中,封监察史,母赵氏封太孺人。公之先宋丞相旦通判郑州尝请建常平仓绝兼并之患因徙濠州遂占籍太和今为太和人
    公之生,祖母宋梦有蛇蜿蜒在庭,及觉报公生,宋喜,以为此儿必异也。自少凝重简默,及长,游艺,文藻夐出,同辈既倾。乡荐会试,礼部中乙榜得分教南阳士子,多所造就。宣德初以教有成绩,擢为云南道监察御史,夙夜祗慎,思尽厥职。时松门有聚众为寇者,命公往察之, 及还,具其情以奏,罪其魁,余悉宥之,境赖以宁。居职三载,克效劳勩,蒙赐敕嘉之阰文林郎,丁外艰去,,调湖广道监察御史,用荐升四川布政司右参政,适松潘土番争地相仇杀,积岁不解,朝廷虑为边患,遣重臣抚绥之,不能平。公至,召其酋长,谕以顺逆存亡之理,众皆感激,即解去,遂各安其王。公在藩克勤赞理,庶务以修,惟欲民不失所。其自奉无异布衣,时晨昏蔬食,未尝有厌,蜀人因称为青菜王,相传为美谈。公尝疏十事上之,有裨大政,悉见嘉纳。升山东布政使,旧济南近郊有虎为害,公曰:“予奉命来莅兹土,岂容虎为民害耶。”乃虔祷于济渎神,其害遂息。狱有死罪三人诉冤,公立与辩,得释之。未几,升户部右侍郎,食禄从二品阰通议大夫。公益兢惕以图报称。阅二岁,升刑部尚书。居五月以逮,仍任户部右侍郎。福建盗发宝峰银场, 上命公驰驿往治之,道遘疾,公以事严不可稽,乃促舟人昼夜行,抵浙遂不起,享年五十有三。
    呜呼,公以清俭之德,充硕之学,出为人师、为朝廷耳目、为方伯,位至六卿以终。今职其扬历内外凡三十余年,卓著贤声,无纤毫过,举可谓士林之表表者也。矧又有母在堂,日奉禄养,虽仕途万里,必扶与俱晨昏,侍侧得其欢心,教诸子以义,皆循循雅饬。公既没,官舍萧然,囊无余赀,若公者又可谓忠以事君,孝以养亲者矣。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墓志铭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一般由散文的志和韵文的铭两部分组成。
    B.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明清时期叫县学为“邑庠”,考取者一般称“秀才”。
    C.服阙的意思就是官员在父或母去世时离职守丧未满期限,因为国家需要到任继续工作。
    D.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在明代是特权阶层。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公之先宋丞/相旦通判郑州/尝请建常平仓绝/兼并之患/因徙濠州/遂占籍太和/今为太和人
    B.公之先宋丞相旦/通判郑州/尝请建常平仓/绝兼并之患/因徙濠州/遂占籍太和/今为太和人
    C.公之先宋丞相旦/通判郑州/尝请建常平仓绝/兼并之患因徙/濠州遂占籍太和/今为太和人
    D.公之先宋丞/相旦通判郑州/尝请建常平仓/绝兼并之患因徙/濠州遂占籍太和/今为太和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质为官比较清廉。他死后,家无余财,其子王循哭泣着请求父亲的同事焦公出面动员同乡出资安葬父亲。
    B.王质为师多所造就。他参加会试成绩不太理想,后被分配到南阳做教官,因为成绩优秀,提拔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C.王质具有政治才干。在担任四川布政司右参政期间,巧妙化解了困扰朝廷多年的当地土著因争地而仇杀的问题。
    D.王质特别孝顺。父亲死后,他每天早晚都要去问候母亲,即使到远方做官,也要带着母亲,侍候得母亲很高兴。

    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还,具其情以奏,罪其魁,余悉宥之,境赖以宁。
    ②上命公驰驿往治之,道遘疾,公以事严不可稽,乃促舟人昼夜行。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