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道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这几个例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跟被骗的乌鸦同情,反会美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象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到:“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1)对前两段故事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伊索认为老婆子很贪心,所以母鸡不下蛋了。
    B.第一个故事里,作者认为伊索的说法错了,被喂胖的母鸡不肯下蛋,因为胖子小心眼。
    C.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作者认为狐狸如果吃到了葡萄也说葡萄酸,是因为葡萄确实不甜。
    D.作者认为狐狸吃到了葡萄也说葡萄酸的另一方面是,狐狸很聪明,这样说可以防止别人来吃葡萄。
    (2)如何理解驴子跟狼的故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驴子很聪明,骗狼说自己脚上有刺,让狼靠近自己的脚好去踢它。
    B.狼被驴子骗了,自己叹气说自己不该想着去做医生。
    C.伊索认为狼是天生的屠夫,狼被驴子骗了,狼其实也很善良。
    D.作者认为狼是屠夫没错,但现实中的医生有时也是屠夫,并没履行医生治病的天职。
    (3)作者认为《伊索寓言》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理由,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作者认为小孩子看了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这则寓言反会羡慕了狐狸。
    B.作者认为如果小孩子羡慕了狐狸,说明小孩子的居心就欠好。
    C.作者认为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得看成年人造成了怎样的世界和社会。
    D.作者主张进步地看待这个问题,要与社会的变化同步。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