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月考试卷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材料二
    四年,晋饥,乞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 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
    (选自《史记•晋世家》)
    【注释】①雍、绛:都是地名。②孙:通“逊”,谦逊、恭顺。③騺:马难起步貌。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
    B.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
    C.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
    D.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晋秦两国曾先后发生饥荒,在应对危机的时候,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样渡过饥荒。
    C.晋国的虢射建议趁机攻打秦国,理由是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它却没夺取晋国,如今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不可违背天意,应该攻打秦国。
    D.晋国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进攻晋国,庆郑向晋惠公提出,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给的粮食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

    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

    面对秦军撤军和秦国饥荒,晋文公和晋惠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请根据文意概括。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