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爱,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江劫掠。侃令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劫果至,生获数人。 自是水陆肃清,流亡者归之盈路,侃竭资振给焉。又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寻以为侍中、太尉,督七州军事。属后将军郭默矫诏袭杀平南将军刘胤,侃闻之曰:“此必诈也。”遣将军宋夏、陈修率兵据湓口,侃以大军继进。默遣使送妓婢绢百匹,写中诏呈侃。参佐多谏曰:“默不被诏,岂敢为此事。若进军,宜待诏报。”侃厉色曰:“国家年小,不出胸怀。 且刘胤为朝廷所礼,虽方任非才,何缘猥加极刑!郭默琥勇,所在暴掠,以大难新除,威网宽简,欲因隙会骋其从横耳。”发使上表讨默。侃大军既至,默将宗侯缚默父子五人及默将张丑诣侃降,侃斩默等。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闻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拜大将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上表固让,曰:“臣非贪于畴黄而虚让于今日事有合于时宜臣岂敢与陛下有违理有益于圣世臣岂与朝廷作异臣常欲除诸浮长之事遣诸虚假之用,非独臣身而已。”咸和七年六月疾笃,又上表逊位,七月,薨于樊溪,时年七十六。策谥曰桓,祠以太牢。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臣非贪于畴昔/而虚让于今日事/有合于时宜/臣岂敢与陛下有违/理有益于圣世/臣岂与朝廷作异/臣常欲除诸浮长之事/遣诸虚假之用
B.臣非贪于畴昔/而虚让于今日/事有合于时宜/臣岂敢与陛下有违理/有益于圣世/臣岂与朝廷作异/臣常欲除诸浮长之事/遣诸虚假之用
C.臣非贪于畴昔/而虚让于今日/事有合于时宜/臣岂敢与陛下有违/理有益于圣世/臣岂与朝廷作异/臣常欲除诸浮长之事/遣诸虚假之用
D.臣非贪于畴昔/而虚让于今日事/有合于时宜/臣岂敢与陛下有违理/有益于圣世/臣岂与朝廷作异/臣常欲除诸浮长之事/遣诸虚假之用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夷,最初指我国古代东方部族,后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狄、南蛮、北戎。
C.逊位,也称为退位、让位,多指君王或其他统治者放弃自己的职务和地位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权臣放弃高官显位,文中指后者。
D.太牢,古代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区别。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陶侃出身孤贫,待客周到尽礼。鄱阳孝廉范逵到访,陶侃仓促之间无以招待,其母截发备办酒肴,就连范逵的仆人也觉得超过期望。
B.陶侃扫平劫乱,恢复一方治安。当时发生许多行船被拦江打劫的事,陶侃命令众将领假称商船来引诱强盗,强盗果然上当前来,被活捉数人。
C.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陶侃曾经外出巡游,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得知他随便取来戏玩之后,陶侃非常生气并将那人抓起来鞭打。
D.陶侃位高权重,受到皇帝优待。朝廷拜陶侃为大将军,特许他佩着剑穿着鞋上殿,入朝可以不行拜见礼,赞拜可以不呼皇帝尊号,但陶侃上表推辞。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是水陆肃清,流亡者归之盈路,侃竭资振给焉。
②且刘胤为朝廷所礼,虽方任非才,何缘猥加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