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较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幼聪敏,年数岁,诵左思《蜀都赋》。年十五,该博坟典,阴阳纬候,无不通涉。任城王湝为定州刺史,重其才,召入州馆。朝夕同游,殆均师友,不为君民礼数。尝语德林云:“窃闻蔽贤蒙显戮。久令君沈滞,吾独得润身,朝廷纵不见尤,亦惧明灵所谴。”于是举入邺,王因遗尚书令杨遵彦书云:“燕赵固多奇士此言诚不为谬今岁所贡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器宇终为栋梁之用至如经国大体,是贾生、晁错之俦;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今虽唐、虞君世,俊义盈朝,然修大厦者,岂厌夫良材之积也?”遵彦即命德林制《让尚书令表》,援笔立成,不加治点。时遵彦,深慎选举,秀才擢第,罕有甲科。德林射策五条,考皆为上,授殿中将军。武平初,加通直散骑侍郎。寻丁母艰去职,勺饮不入口五日。因发热病,遍体生疮,而哀泣不绝。诸士友为合汤药,德林不肯进,遍体洪肿,一时顿瘥,身力平复。诸人皆云孝感所致。五年,敕令撰录作相时文翰,勒成五卷,谓之《霸朝杂集》。高祖谓德林曰:“自古帝王之兴,必有异人辅佐。我昨读《霸朝集》,方知感应之理。必令公贵与国始终。”于是追赠其父恒州刺史。未几,复定州刺史、安平县公,谥曰孝,以德林袭焉。德林既少有才名,重以贵显,凡制文章,动行于世。或有不知者,谓为古人焉。初,德林称父为太尉谘议,以取赠官,李元操与陈茂等阴奏之曰:“德林之父终于校书,妄称谘议。”上甚衔之。因出为湖州刺史。德林拜谢曰:“臣不敢复望内史令,请预散参。待陛下登封告成,一观盛礼,然后收拙,死且不恨。”上不许,转怀州刺史。在州逢亢旱,课民掘井溉田,空致劳扰,竟无补益,为考司所贬。岁余,卒官,时年六十一。

    (节选自《隋书•李德林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燕赵固多奇士/此言诚不为谬/今岁所贡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器宇/终为栋梁之用/
    B.燕赵固多奇士/此言诚/不为谬今/岁所贡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器宇/终为栋梁之用/
    C.燕赵固多奇士/此言诚不为谬/今岁所贡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器宇终为栋梁之用/
    D.燕赵固多奇士/此言诚/不为谬今/岁所贡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器宇终为栋梁之用/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是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明清时期成为会试取中者的称谓。
    B.铨衡,铨是铨选、选拔的意思,衡是权衡、比较的意思,铨衡在文中指担任负责选拔官吏的官职。
    C.赠,这里是追赠的意思,也称“追封”,古时朝廷用来表扬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以激励后人效忠。
    D.丘园、家园、乡村,也指隐逸之地或坟墓,文中指家乡。古人指代家乡的词还有桑梓、乡井、乡关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德林天资聪慧,博学广识。在只有几岁时就能读左思的《蜀都赋》,十五岁时通晓古代典籍、天文地理。
    B.李德林富有才华,为人尊重。任城王高湝非常看重他的才能,将他召入州府,相待如师友,不计君臣之礼。
    C.李德林才思敏捷,受到重用。他起草《让尚书令表》,顷刻写成,不做任何标点,被授与殿中将军的官职。
    D.李德林孝顺母亲,晚年多舛。母亲去逝后,他哀伤过度,浑身生疮;晚年受皇上怨恨,被贬出京城,在任上去世。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虽唐、虞君世,俊义盈朝,然修大厦者,岂厌夫良材之积也?
    ②德林既少有才名,重以贵显,凡制文章,动行于世。

    任城王高湝称赞李德林为“奇士”,请结合文本概括李德林的奇异之处。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