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中档

    (2019•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书法是观照中国文化的便捷方式
        哲学家熊秉明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应该说,中国的文字乃至书法艺术的特性,契合了中国文化的某种特质。从书法角度来观照中国文化,是一个比较便捷的方式。唐太宗李世民提倡王羲之平和淡泊、温柔敦厚的书风,既是出于初唐时期确立文化典范的政治需要,同时也是个人的喜好。上至历代君王,下至普通百姓,都与书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书法是最能代表民族特质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
    老子崇尚的天人合一、阴阳辩证在书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阴阳相生、刚柔相济、虚实相间、计白当黑等,这些书法中常见的矛盾关系,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原理。另一方面,儒家崇尚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规范,影响着书法的风格品评标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体现出符合儒家标准的温柔敦厚的谦谦君子形象。
    实用文字的发展和作为艺术的书法的发展, 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实用文字的发展讲求整齐简洁、美观规范、由繁至简;艺术则追求变化、突出特色。所以,一种字体在出现初期至成熟之前,往往是艺术成就最高的时期。商周甲骨文已经是高度成熟的文字,至东汉末,书法的各种字体和风格样式都达到完备的状态,出现了一大批以书法名世而载入史册的书家,也出现了一批书法理论专著。这些理论不仅影响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也为绘画以及其他艺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字书写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 领先并影响着其他门类艺术的发展,使得中国艺术从形成到发展始终注重意象化表达。中国画强调线条勾勒和书写性,正是书法影响力的体现。
        中国人对书写至始至终的情结、对书写特征的速恋,在其他民族是极为罕见的。先哲许思因说:“书法为最普遍最实用之艺术,中国人审美修养,实基于此,因而陶冶成世界上最能鉴赏形式美之民族。中国之家隶行草山水花鸟画幅,玉器与固庭布置,皆无上美妙。发扬民族文化,必经恢复此艺术境界始,而其根本则在书法。”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作者博振余 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没有对书法艺术产生影响的是  (      )
    A.道家天人合一,阴阳辩证思想。  
    B.儒家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规范。
    C.东汉末年的一批书法理论专著。  
    D.中国画强调线条勾勒和书写性。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      )
    A.从书法角度来关照中国文化,是比较便捷的方式。
    B.书法艺术最能代表民族特质,又有“泛群众基础。
    C.实用文字和书法艺术,二者的发展方向完全相反。
    D.中国人审美修养部源于最普遍最实用的书法艺术。
    (3)下列对本文写作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以时间为序阐释了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B.引用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逻辑严密,结构清晰,语言幽默风趣。   D.对比论证突出了书法艺术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