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从河东唐介辟。(吕公弼)荐安礼朝,神宗召对,欲用之。安石国,辞,以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他日得见,命之坐,有司言八品官无赐坐者,特命之。迁直集贤院,出润州、湖州,召开封府判官。尝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

    苏轼御史,势危甚,无敢救。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人。轼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李定、张璪皆擿使勿救,安礼不答,轼故得轻比。

    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至立断。前滞讼不得其情,及且而未论者几万人,安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书于府前,辽使过而见之,叹息夸异。帝闻,喜曰:“昔秦内史廖从容俎豆,以夺由余之谋,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升一阶。

    帝数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京城,故不利国嗣,诏悉改卜,约数十万计,众汹惧。安礼谏曰:“文王卜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胔,未闻迁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恻然而罢。

    久之,御史张汝贤论其过,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汝贤亦。绍圣初,还职,知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风痹,卧帐中决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赠右银青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王安礼传》)

    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A.(吕公弼)荐安礼朝    于:向

    B.神宗召对,欲用之      骤:骤然,马上

    C.安石国,辞            当:处于

    D.开封府判官          为:担任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A.府尹奏事                 偕:偕同,和……一起

    B.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         访:咨询,咨访

    C.苏轼御史狱                 下:打入,关入

    D.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   顾:顾虑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A.苏轼下御史狱        狱:监狱,大牢

    B.势危甚,无敢救者    者:……的人

    C.不以言语人        罪:得罪

    D.才自奋          以:凭借

    4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A.恐后世陛下不能容才  谓:认为

    B.故得轻比          以:因为

    C.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以:以……的身份

    D.及且而未论者几万人  按:按住,抓住

    5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A.囚系皆空。书于府前   揭:张贴,公示

    B.叹息夸异。帝闻之       之:代指辽使

    C.太史言民墓多京城     迫:靠近

    D.风痹,卧帐中决事     苦:苦于,得了

    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B.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C.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D.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科,也称登第。一般考中进士以上就可称登科,但民间有“大小登科”的说法,结婚被称为“小登科”。

    B.八品,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正八品是第十五级。宋代秘书郎、著作佐郎、国子博士等都属于八品官。

    C.起居注,记录古代帝王、皇子和后妃的言行。从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文中指祭祀。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礼初登政坛,由于当时王安石执政,他主动推辞皇帝的任命,只担任了小小的八品官。但他关于国事的见解却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B.苏轼被关进御史狱,情势很危急,没有人敢救他。王安礼却坦然向皇帝进谏,请求宽赦苏轼,不要因言治罪。

    C.王安礼以翰林学士身份担任开封知府,其前任审理不妥的案子,王安礼都从轻发落,释放了犯人,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十九个县的囚室都空了。

    D.皇帝下诏让百姓迁墓,他用文王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尸骨的例子,劝说皇帝收回迁移百姓墓地的诏令。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9请根据文言文材料,分条概括王安礼的形象特点。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