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较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付阁门。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之职,因臣而废。愿理臣之罪,以正纪纲。” 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起知河阳,召还。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公著问曰:“尧、舜知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知?”公著曰:“尧、舜虽知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有欲复者,议取死囚试之,公著曰:“试之不死,则肉刑遂行矣。”乃止。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兴,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
    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遣使迎,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而建议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己异者一切斥去,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 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谏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异时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
    四年二月薨,年七十二。
    (选自《宋史•吕公著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B.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C.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D.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经幄,即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特设的御前讲席。
    B.封驳,意为封还皇帝失宜的诏令,驳正臣下奏章的违误。
    C.释老,指释迦牟尼,因其为佛教创始人,故“释老”又泛指佛教。
    D.肉刑,残害肉体的刑罚,古时指黥、劓、刖、宫、大辟等刑罚。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吕公著正直敢言。神宗时,对司马光因论事被解职一事,他坚持己见,一再进言,以至被解职;朝廷欲兴兵西夏,他直陈兴兵之害,阻止了此次出兵。
    B.吕公著善于进谏。在与神宗悠闲谈论治国之道时,他巧妙劝谏神宗学习尧舜“知人安民”的理念以及唐太宗“屈己从谏”的德行,得到神宗认可。
    C.吕公著识虑深敏。右司谏贾易诋毁朝臣,将被严责,公著替他说话,减轻对他的责罚;考虑的是皇帝年轻,有赖诤臣进言,不能让国君轻易厌恶谏官。
    D.吕公著重视吏治。他以侍读身份回朝廷后,通过分析新法颁布后产生的弊端,指出提拔正直官员的作用;后又提议设置谏员,以期广开言路。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
    译文: ______
    ②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
    译文: ______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