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举进士中第。调上党尉,迁凤阁舍人。居官鲠正,武后高其才。张易之诬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臣语,引张说为验,将廷辩,说惶遽,璟谓说曰:“名义至重,不可陷正人以求苟免。缘此受谪,芬香多矣。若不测者,吾且叩阁救,将与子偕死。”说感其言,以实对,元忠免死。
璟后迁左台御史中丞,会飞书告张昌宗引相工观吉凶者,璟请穷治,后曰:“易之等已自言于朕。”璟曰:“谋反无容以首原,请下吏明国法。 易之等贵宠,臣言之且有祸,然激于义,虽死不悔。”后不怿,敕二张诣璟谢,璟不见,曰:“公事公言之,若私见,法无私也。”顾左右叹曰:“吾悔不先碎竖子首而令乱国经。”中宗嘉其直。
睿宗立,玄宗在东宫。太平公主不利东宫,尝驻辇光范门,伺执政以讽。璟曰:“太子有大功,宗庙社稷主也,安得异议?”乃与姚崇白奏出公主、诸王于外,帝不能用。贬楚州刺史。
开元初,进御史大夫,坐小累为睦州刺史,徙广州都督。广人以竹茅茨屋,多火。璟教之陶瓦筑堵,列邸肆,越俗始知栋宇利而无患灾。召拜刑部尚书。四年,迁吏部兼侍中。
帝幸东都,次崤谷,驰道隘,稽拥车骑,帝命黜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等官。璟曰:“陛下富春秋,今始巡守,以道不治而罪二臣,繇此相饬,后有受其蔽者。”帝遽命舍之。
璟谢曰:“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帝善之。累封广平郡公。二十年,请致仕,许之,仍赐全禄。二十五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尉,谥文贞。
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始,自广州入朝,帝遣内侍杨思勖驿迓之,未尝交一言。思勖自以将军贵幸,诉之帝,帝益嗟重。璟为宰相,务清政刑,使官人皆任职。
圣历后,突厥默啜负其强,数窥边,侵九姓,为其狙击斩之,入蕃使郝灵佺传其首京师。灵佺自谓还必厚见赏。 璟顾天子方少,恐后干宠蹈利者夸威武,为国生事,故抑之。张嘉贞后为相,阅堂案,见其危言切议,未尝不失声叹息。
(选自欧阳修《新唐书•姚崇宋璟列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B.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C.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D.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竖子:古代对人的蔑称,相当于小子。宋璟痛恨于二张凭借贵宠身份,招相工观吉凶,扰乱了国家纲纪,故出口痛骂。
B.东宫:古代中国储君居住的宫殿,常代指太子。太平公主曾在执政掌权者面前含蓄指摘已为太子的玄宗,她已有了对东宫不利的心思。
C.春秋: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传为孔子修订,常为史书代称。文意是玄宗饱读史册,应知因路不修而归罪二臣,必为后人诟病。
D.堂案:唐代宰相处理地方府州事务之公文称堂案。宰相张嘉贞看到文书档案后,明白了宋璟良苦用心,为之慨叹不已。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宋璟居官刚正,痛恨张易之诬陷魏元忠造反,用如有不测,陪他一起赴死的话来鼓励张说,打动了张说,最终阻止了这起阴谋。
B.调任广州都督期间,宋璟教当地人用陶瓦建屋筑墙,避免了竹子茅草建房多火灾之患,懂得栋宇之利的越人为他立碑颂德。
C.宋璟举止仪态凝重深远,人们无法窥测其度量,皇帝曾派内侍到驿站迎接他入朝,他不曾与之交谈一句话,使得皇帝嗟叹不已。
D.宋璟为人耿介,居官正直,武后看重他才华,中宗嘉奖他正直,玄宗重用他;但也因坚持国家利益或受其他连累而被贬官。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易之等贵宠,臣言之且有祸,然激于义,虽死不悔。
②璟顾天子方少,恐后干宠蹈利者夸威武,为国生事,故抑之。
古人史传末尾常有赞语,用以评价人物、议论史事、表达思想。如果请你代史官为《姚崇宋璟列传》中的宋璟写赞语,你准备从哪几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