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夜,我想起一个人
申瑞瑾 已经是农历九月初三,再过四天就是奶奶的生日。这些年,我都是过了九月初七才想起来。奶奶长眠在溆浦城的花果山,面朝寺庙的背面。她信佛,把她安顿在那里最合适,那里邻里熟人多,她老人家应该不会寂寞了吧?她不会打牌,也不识字,除了跟老乡串串门,除了不断地做家务,还能做什么呢?
她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我父亲,在溆浦工作,在生我的前三天,她自邵阳来到溆浦。姐姐总说我出生时像小猫一样,可怜巴巴的,连哭声都弱弱的,是奶奶一手把我带大,把好吃的全留给我,我感觉打小就泡在蜜汁里。七岁前,我每年跟她去邵阳住一个月,那时人户不能长久分离,她得回去取各种票证。当年的邵阳在我心里是大城市,有东塔,有广场,有人防洞,有宽宽的街道……奶奶的房子临街,叫东风路,那里有我儿时的玩伴。多年以后,我去过邵阳两次,都没能找到记忆里的那条街。
我刻意选择在邵阳的宝祥寺皈依,是因为儿时很多的记忆留在那座老城。
我常在梦里与奶奶相见,也常常记起夏家溪那幢两层楼的房子,想起自己在二楼的那间小书房,想起她常常坐在家门口迎接老远就喊着“奶奶”的我。小城喊祖母是不兴喊奶奶的,叫娘娘,邵阳人喊奶奶,我们便用溆浦话喊奶奶。
奶奶个子虽矮小,五官却精致,鹅蛋脸,高鼻大眼,眉清目秀。她同龄老乡常用艳美的口气告诉我,你奶奶年轻时是个美人呢。爷爷1938年抗日阵亡在安徽凤凰排,这是小时候大人告诉我的,也是多年以后在邵东老家修家谱时我亲眼所见的,但我从不以爷爷为荣,他本是几代单传,只因好打牌赌博,为还赌债瞒着家人替有钱人家的子女当了壮丁,不然也不会让小小年纪就嫁到他家当童养媳的奶奶20岁出头便成了寡妇,而彼时父亲只有4岁。也为此我一直不喜欢好赌的人--倘若赌博都要赌上身家性命,这一辈子也太不值了。
但奶奶从来不曾抱怨。
我应该感谢奶奶,是她让我学会了宽容与忍让。虽然我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好歹还像奶奶一样,是一个生性淡泊、随遇而安的人。多年来,遭遇再多料想不到的变故与伤害,我都能始终埋在心里,最后一笑而过。后来我才明白,一笑而过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往往在不经意间又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我是个女人,刻意不过问政治,我觉得那是男人们的事。我的世界里,唯剩自然与人。很庆幸自己没生活在战乱年代,可以这样安安稳稳地活着,可以在心情大好或者大不好的时候去大自然,可以看着一朵花开,看着草色返青,看着枫叶变红,看着冬日飘雪,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念一些值得牵挂的人。
奶奶,昨夜我梦见了那憧老房子,却没梦到您。刚才,我突然想起了您,特意去翻翻日历,才知道这一次我不会再错过你的生日了。不知道三天后我能否去小城,去花果山,去您的墓前,给您点燃三炷香。此刻我已泪流满面,我已经很久没流泪了。自您离开这些年,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孤独,如果您还健在,一定也会随着我们到这个城市定居吧?如果您知道我现在跟父母姐姐住在一幢楼里,一定会自责为什么没再坚持几年,看着嘟嘟出生,看着二哥运气渐渐好转,看着凝凝考上大学,看着跑儿上高中……
奶奶,这个世上您是最疼我的人,是您一直不离不弃的伴着我从婴儿到了而立之年,我结婚后也一直住在娘家,就因为舍不得您。可那年初夏,一点征兆都没有,你一句话也没留,就突然撒手人寰。我当时多么伤心,闻讯赶回家后抓着你的手不肯松放。你走后,好像就再没有人真正地疼爱我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我看似幸福,却是悲伤的。
但我也明白,悲伤会突如其来,也会骤然消失;生活中我也晓得周围一直有真心待我的朋友和亲人,我却视而不见,在没有您的世界上我太容易独自臆想、无端惆怅。
离散,原本是人生常态,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跟所有的亲人与朋友永别,有些离散来的早些,有些相伴的时间长罢了,当我们在赶路的途中不得不与一些在意的人一一告别时,内心满载的应该不仅仅是离愁吧。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对奶奶长眠地的介绍,可以看出作者对奶奶百年后安顿在哪里的用心,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奶奶的深厚的情感和深深的思念。
B.文章写“我”多年以后去邵阳两次都没能找到记忆里的街,是为了表现“我”不擅长记路,没有奶奶领着,“我”无法找到奶奶房前的那条街。
C.文章写自己遭遇料想不到的变故与伤害都能一笑而过,后来往往在不经意间还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是为了表达对奶奶的感激与怀念。
D.文章写奶奶离开后“我”觉得很孤独,好像就再没有人真正地疼爱我了,目的是突出奶奶的陪伴给“我”心灵上带来的安慰之大。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写作者自己不过问政治、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战乱年代,是通过侧面描写,含蓄地歌颂我们所处的时代,从而达到升华文章主旨的目的。
B.文章写奶奶如果知道“我”现在跟父母姐姐住在一幢楼,一定会自责没再坚持几年,是用背面傅粉法,通过写奶奶的自责来写我的惋惜遗憾之情。
C.文章倒数2、3、4段对奶奶的称谓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好像奶奶就在作者的面前,有呼告的效果,抒情效果明显加强,有很强的感染力。
D.文章结尾意蕴深长,看似超脱,实际上升华了对奶奶思念之情,启发人们生离死别不可避免,人生相伴不能永久,要珍惜当下,珍惜彼此。
爷爷是抗日阵亡,作者却不以他为荣,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奶奶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令我难忘?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