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难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初,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平身间行杖剑亡。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与话而说之,乃拜平为都尉。遂与东伐项王。至彭域,为楚所败。引而还,收散兵至荥阳,以平为亚将,军广武。蜂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陈平既多以金反间于楚军。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用其奇计策,卒灭楚。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

    B.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

    C.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

    D.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亚将,亚于大将,指副将、次将,古代常在大将后设亚将做副手。

    C.昆弟,兄弟,同昆仲,长日昆,次日仲,也常用来比喻亲密友好。

    D.爵邑,指爵位和封邑。古代君王常赐有功之臣爵位和领地以示奖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为士坎坷,事奉两主均不顺利。为魏王献计不被采纳,又受别人谗言低毁;为项羽击降殷王,却又因殷地失守而得罪项王,终弃项羽而去。

    B.陈平智慧过人,深得刘邦赏识重用。在与刘邦交流后即被封为都尉;面对谗言和刘邦责备,陈平真诚表白,尽管刘邦极力袒护诸将,仍对陈平表示信任。

    C.陈平善用计谋,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刘邦在荥阳被围的生死关头,陈平用反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羽君臣的关系,并用奇计妙策帮助刘邦消灭了项羽。

    D.陈平审时度势,及时规劝刘邦言行。曾直言劝谏刘邦应借鉴项羽为人的得失,在刘邦因韩信自立为齐王而恼怒时及时提醒刘邦冷静处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2)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