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第一个上级(节选)
马烽 ①去年夏天,我在省水利学校毕业以后,被暂时安排到防汛指挥部去协助工作,农建局田局长是我们的领导。这个人面色苍白,走路总是低着头,背着手,慢吞吞地迈着八字步,讲话也是少气无力,好像什么事都不能使他激动。
②一天夜里,山洪暴发了。我接到电话,一口气跑到农建局,撞开田副局长的房门:“老田,永安河发洪水!安乐庄决口了!”他一只手支起半个身子问道:“安乐庄什么地方决口了?”我说:“汽车路东。”他听完,竟又躺下了,不紧不慢地说:“没甚要紧。”我又急又气:“你知道有多么大流量?一百多个!”“那更没办法!反正堵也堵不住,任由它流吧。”
③正在这时,办公室小秦慌慌急急跑进门,大声说道:“三岔河也发洪了!”他的话音刚落,老田就像中了电似地“呼”一下坐了起来回道:“多大流量?”小秦说:“水漫到龙王庙背后了。”老田说:“那至少有九十个。”他一面急忙穿衣服,一面说:“赶快通知海口村、田家庄,全体上堤。快!”
④我刚跑回办公室,老田就大踏步跑进来,一手拿着件雨衣,精神抖擞,满面红光。他把雨衣一扔,抓起耳机就开始给各村打电话。“马上接杜村,上舍……听着,把三支渠的闸拔开一孔……什么?已经全拔开了?我就怕你们来这么一手,马上闸住两孔……”他放下这个耳机,马上又抓起另一个,详细地指示:要防守哪段河堤,开哪个支渠闸,闭哪个支渠闸……我忙把河流渠道图铺在他面前的桌子上,他根本没看一眼,继续讲他的。
⑤老田打完电话,回头对我说:“咱俩到海门去,恐怕那里南堤要出问题。”在车上,我问他,为什么安乐庄决了口,他一点都不着急;而三岔河只有九十多个流量,他就急成那个样子?他说:“永安河坡度大,洪水来源少。别看来势猛,顶多四个钟头水就退了;再说,汽车路东种的都是高秆作物,过一下水也淹不死。三岔河不一样,洪水来源多,同时愈往下游坡度愈小。你想想,水量大,泄洪慢,这不要命?”
⑥下了车,他走得飞快,我几乎是小跑才能追得上。爬上南堤的时候,只见河里的水已经漫到平台上来了。走到了防汛指挥部,老田扫了一眼说:“怎么老姜头没来?”“刚才觉得不要紧,就没叫他。”老田生气地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马上把他请来。”不多一会,有人扶着个白胡子老汉进来了,正是堵决口的行家老姜头。
⑥下了车,他走得飞快,我几乎是小跑才能追得上。爬上南堤的时候,只见河里的水已经漫到平台上来了。走到了防汛指挥部,老田扫了一眼说:“怎么老姜头没来?”“刚才觉得不要紧,就没叫他。”老田生气地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马上把他请来。”不多一会,有人扶着个白胡子老汉进来了,正是堵决口的行家老姜头。
⑦过了一会儿,堤坝决口了,堤上灯火通明,人们奔跑着,喊叫着,来来往往运送沙袋。老姜头吆着号子,指挥人们打桩;老田领着一些人填沙袋。决口慢慢在缩小,夜里三点多钟,眼看很快就可合拢了。可这时水更猛更急,木桩刚打下去一半,就被冲走了。
⑧老姜头哆嗦着爬上堤堰,气喘吁吁地对老田说:“堵不住啦!我是没有这个本事了!”老田的脸色铁青,眉眼恼得怕人,对老姜头吼道:“非堵住不可!你再胡说八道惑乱人心,我先把你填到水里!”
⑨老田一面叫喊赶快往前运沙袋、木桩,一面转身向众人喊道:“会水的,跟着我来!”只听人群中说:“老田下水了!”“咱们还愣着干吗?”马上就有五六个壮小伙子跑到他身边,接着又跑出来几个……老田领着头下水了,拉着长长的队伍往前走,湍急的河水冲得人们东倒西歪,人们仍然不顾一切地往前走。乡党委翟书记挽着一串人在对面下到河里,挣扎着往这边移动,老田和翟书记一次又一次想靠拢拉起手来,但一次又一次被巨浪打开了。堤上的人都急得要命,都替他们提心吊胆。
⑩蹲在地上的老姜头,猛一下站了起来,向堤上的人喊道:“快!抬一根长电线杆来!”电线杆很快抬来了,老田和翟书记靠着电线杆,终于挽到一起了。水里的人也都一个个紧挨着,靠在了电线杆上。这时,堤上又有很多人呼喊着手挽着手下到水里。转眼间,决口上就排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结成了一条冲不断的堤……
⑪大股的洪水终于被拦住了。可是风浪也更加凶猛起来,一个巨浪接着一个巨浪,照他们劈头盖顶反扑。当巨浪扑上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被吞没了;当巨浪退下去的时候,无数的头才又露出水面……岸上的人们继续打桩,填沙袋,决口逐渐在缩小,沙袋堤逐渐在增高……
⑫黎明时候,决口终于合拢了。人们欢呼起来,水里的人叫喊着爬上堤岸。大家七手八脚把几近昏厥的老田拉上堤岸,他两条腿弯曲得像两张弓,鼻子里只有一点微弱的气息。老姜头含着两眶热泪,脱下自己的夹袄,轻轻地盖在老田身上。
⑬过了半个多小时,老田渐渐缓过气来了,慢慢睁开眼看着老姜头说道:“大叔,我骂你了,我……”老姜头哭着说:“孩子,别说这话,你骂得对……”
⑭我再一次见到老田是两个月之后了,他的步子迈得更慢了,背更驼了。老姜头曾告诉,老田有关节炎,腿常年疼得要命。那还是1954年秋天,他淋着雨渡着水指挥各村防汛排涝,一连在水里泡了七天七夜落下的病。
(选自《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第5段“我”与老田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老田对全县的水渠情况了若指掌,业务熟练,照应了上文中他不看“我”铺在桌上的河流渠道图的细节。
B.面对老姜头的退缩,老田严厉斥责了他;而洪峰退却后,老田第一时间给老姜头道了歉。这两个情节既突出了老田对前辈的尊重,也反映了老田遇事急躁的性格特征。
C.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主要围绕“告急--抢险”两个情节展开,整个情节设置波澜迭起,真实自然。
D.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先抑后扬,环境渲染以及次要人物的烘托等手法,塑造了老田这一典型的基层领导干部形象。
小说的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说的第9~11段不仅描写了老田,还刻画了众人抗洪的场景,有何意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