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历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一代文豪万世钦仰!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巨著《史记》,以及他的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都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浇铸在了《史记》之中,在二十五史里,这样的作品,唯此一部。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广阔的生活画面。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叱咤风云、有古之勇士气概的项羽;不畏强暴、机智谦逊的蔺相如;爱国仗义、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阔,人物形象之丰富,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凭借一部《史记》足以傲世,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永久。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厌”,交合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
司马迁的《史记》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具有完整体系的史学著作。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为中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近人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
(选自哈尔滨出版社《中国城市口水战》,有删改)
下列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在多如星云的历代文人墨客中,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因此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
B.《史记》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这与它所写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有关。
C.司马迁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散文家。
D.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史记》,它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司马迁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这与他创作的《史记》息息相关。
B.本文作者认为在二十五史里,《史记》是唯一一部倾注了作者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的作品。
C.举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等例子是为了证明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D.司马迁尽管远去了两千年,但《史记》至今还依然存在,所以梁启超称赞其为“千古之绝作”。
根据选文内容,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_____
A.《史记》是历史的“实录”,这与司马迁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息息相关。
B.《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为中国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作为史学著作,具有完整体系;作为文学著作,其影响深远。
C.《史记》渗透着积极入世、自强不息、舍生取义、呼唤真情、义不受辱等人文精神,这些精神熔铸在作品刻画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中。
D.司马迁因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万世钦仰,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