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黔小景
    沈从文
    三月间的贵州深山里,雨总是特别多。
    官路上,这时节正有多少人在泥里雨里奔走。有送递文件的公门中人,有向远亲奔差事的人,有骑了马回籍的小官,有正行法事的男女巫师。最多的是小商人,长年从不休息,在这官路上来往。
    春雨一落后,路上难走了。于是许多路旁的小客舍里,天黑前都有了商人落脚。
    客舍主人便忙碌起来,预备水,预备火,照料一切,客人好吃喝时,还得为他们备酒杀鸡。客人把饭吃过后,就在火堆边烘着,谈到各样撒野粗糙故事。过一会,有人想到明早赶路的事,打了哈欠,火光也渐渐熄灭了,外面雨声或者更大了一点,或者已结束了,于是这些人觉得应当到了睡觉时候了。
    有一天,有那么两个人,落脚到一个孤单的客栈里。
    他们因为在路上耽误了些时间,掉在大帮商人后面,落雨天气照例昏黑又极早,所以不到黄昏,两人就停顿下来了。
    主人是一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今天是他的生日,这老人白天一个人还念到这生日,想不到晚上就来那么两个客人了。
    两个客一面洗脚,一面就问有什么吃的。
    这老人站到一旁好笑,说:“除了干豇豆,什么也没有了。”
    年青那个商人说:“你们开铺子,用豇豆待客吗?”
    “平常有谁肯到我这里住?到我这儿坐坐的,全是接一个火吃一袋烟的过路人。我这干豇豆本来留着自己吃的,你们是我这店里今年第一个客。对不起你们,马马虎虎凑乎吃一顿吧。我们这里买肉,远得很,隔寨子还有二十四里路,下了雨路也走不得。”
    门外边雨渐渐已止住了,天上有些地方云开了眼,云开处皆成为桃红颜色,在黄昏里明媚如画,看那样子明天会放晴了。
    坐在门边的主人,好象十分快乐,象小孩子的神气自言自语说着:“晴了,晴了,我昨天做梦,也梦到天会晴。”
    他望着客人把脚洗完了,赶忙走到房里去,取出两双鞋子来。那个年青一点的客,一面穿鞋一面说:“怎么你的鞋子这样同我的脚合式!”
    年长商人就笑了:“这兆头是中在你讨媳妇的,我应当喝你的喜酒。”
    “我媳妇还在吃奶咧。”两人于是大声笑着。
    那老人在旁边听到客人的调笑,也笑着。但这两双鞋子,却是他在冬天刚死去的儿子的。两个商人正谈到家庭儿女的事情,年轻人看到老头子孤单单的在此住下,生了好奇的心。
    “老板,你一个人在这里住吗?”
    “我一个人。”说了又自言自语似的,“嗳,就是我一个人。”
    “你儿子呢?”
    这老头子正因为想到死去的儿子,有些地方很同面前的年轻人相象,本来要说“儿子死了”,又改口说:“儿子上云南做生意去了。”
    两个商人穿了鞋子,到门边凳子上坐下,望到门外黄昏景致,望到对过路旁一些小小菜圃,油菜花开得黄澄澄的,好象散碎金子;踏得稀烂的那条山路,怕是晴过三天还不会干。
    这时老板在屋里,本来想走出去,望到两个客人用手指点对面菜畦,以为正指到那个土堆,就不出去了。那土堆下面就埋着他的儿子。
    慢慢的夜就来了。
    屋子里已暗得望不分明物件,在门外边的两个商人,回头望到灶边一团火光,老板却痴坐在灶边不动。年轻人就喊他点灯。这老人近来一到夜时就睡觉,不用灯火有两三月了。
    吃过晚饭后,老人就在锅里洗碗,两个商人坐在灶口前,把干松枝塞到灶肚里去,看那松枝着火时,訇然一轰,觉得十分快乐。
    洗完了碗,只一会儿,老头子就说,若客人不睡,他想先睡。说是要睡,已走到自己房里睡去了,不过一会儿,却又走出来,说是不想就睡,傍着两个商人一同在灶边坐下了。
    几个人谈起话来。他们问他有六十几,他说应当再加十岁去猜,又问他住到这里有多久,他说并不多久,只二三十年。他们问他还有多少亲戚,他就象在哄骗自己,把一些多年来已毫无消息的亲戚一一数着,且告诉他们,这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他们问他那个上云南做生意的儿子,要多久回来一次,他打量了一下说:“冬天快过年了回来一次,还送了云南出的大头菜。”
    说了许多他自己都不甚明白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话可说,使他自己也觉得今天有点奇怪。平常他就从没有想到那些亲戚熟人,也从不想到同谁去谈这些事,但今天是不必谈到的也谈到,近于自慰的谎话也说了很多。
    夜深了,两个商人先后睡去了。老头子一面答应着明天喊叫他们早起,一面还是坐在灶边,望着灶口的闪烁火光,不即起身。
    第二天天明以后,他们起来时,屋子还黑黑的,到灶边去找火媒燃灯,稀奇得很,怎么老板还坐在那凳上,什么话也不说。开了大门再看,才知道这人半夜里死了。
    这两个商人跑到最近的小村子里,把这件事告给了村里人。那么老了一个孤人,自然也很应当死掉了,幸好有个人知道,不然死后到全身爬得是蛆时,还恐怕不会被人发现。乡下人那么打算着,这两个商人自然就不会再有什么理由被人留难了。在路上,他们又还有其他新事情,很自然的也就把这件事忘掉了。一九三一年十月十日
    (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小说标题为“黔小景”,作者只截取了贵州深山一个小客栈里发生的故事,但意在借此表现当时贵州特定人群的生活面貌。
    B.年轻商人问老人是不是独居时,老人先说“我一个人”,接着又说“嗳,就是我一个人”,这一回答反映出他内心的悲凉。
    C.当屋子里已经非常黑暗时,老人却还坐在灶边不动,没有起身点灯,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生活过于拮据,早已用不起灯火了。
    D.老人本想早睡,又想和客人聊天,但最终并未如实说出自己的情况,这说明他既想把心中苦痛倾诉出来,又不想博取同情。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小说多处写到春雨,但并不带给人们希望与惬意,反而使故事一开始就带着阴沉的色调,此外,它也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折射。
    B.小说主要情节展开之前,先介绍贵州三月深山官路上往来奔走的各色人等,为后面两个商人的见闻设置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背景。
    C.小说写商人看门外的黄昏景致时,说盛开的油菜花像散碎金子,既贴合商人的视角,也寄寓了对他们漠视老人不幸遭遇的批判。
    D.小说通过客栈老板的悲剧,体现了人们面对死亡的漠然,同时也隐喻了人们需要彼此的关爱,并以此来对抗孤独。

    客栈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有人认为小说写到客栈老板深夜死去时,故事已经结束,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之笔。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