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中档
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祖谦字伯恭。自其祖始居婺州。初,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丁内艰,居明招山,四方之士争趋之。除太学博士,时中都官待次者例补外,添差教授严州,寻复召为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轮对,勉孝宗留意圣学。
召试馆职。先是,召试者率前期从学士院求问目,独祖谦不然,而其文特典美。尝读陆九渊文喜之,而未识其人。考试礼部,得一卷,曰:“此必江西小陆之文也。”揭示,果九渊,人服其精鉴。父忧①免丧,主管台州崇道观。
越三年,除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以修撰李焘荐,重修《徽宗实录》。书成进秩。迁著作郎,以末疾②请祠归。先是,书肆有书曰《圣宋文海》,孝宗命临安府校正刊行。学士周必大言:“《文海》去取差谬,恐难传后,盍委馆职铨择,以成一代之书?”孝宗以命祖谦。遂断自中兴以前,崇雅黜浮,类为百五十卷,上之,赐名《皇朝文鉴》。诏除直秘阁。时方重职名,非有功不除,中书舍人陈骙驳之。孝宗批旨云:“馆阁之职,文史为先。祖谦所进,采取精详,有益治道,故以宠之,可即命词。”骙不得已草制。寻主管冲祐观。
明年,除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卒,年四十五。谥曰成。
祖谦学以关、洛③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少卞急,一日,诵孔子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忽觉平时忿懥涣然冰释。朱熹尝言:“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其所讲画④,将以开物成务⑤。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晚年会友之地曰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郡人即而祠之。
(选自《宋史·吕祖谦传》,有删改)
(注释)①〔父忧〕是父亲去世的婉辞。②〔末疾〕指四肢的疾患。③〔关、洛〕宋代理学的两个学派。关学指以张载为首的学派,因张氏讲学于关中而得名;洛学指二程为首的学派,因二程为洛阳人而得名。④〔讲画〕讲求、谋划。⑤〔开物成务〕通晓万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晚年/会友之地曰/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郡人/即而祠之
B.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晚年会友之地曰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郡人即而祠之
C.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晚年/会友之地曰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郡/人即而祠之
D.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晚年会友之地曰/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郡人即而祠之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补,我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指下辈因上辈功业或地位而获得特殊待遇。
B.召试,指皇帝将优异的人才召来面试,是封建时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
C.免丧,又称“夺情”,意思是为国家放弃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
D.请祠,指因故自请充任虚理庙宇宫观、不理政事的祠禄官,以得处闲散之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祖谦知识渊博,受人尊崇。吕祖谦考中进士后,又考中博学宏词科。他在服母丧期间,住在明招山,四面八方的名士、学子都争相前去向他求教、问学。
B.吕祖谦读文知人,鉴别力强。吕祖谦并不认识陆九渊,只读过他的文章,但在评阅礼部试卷时,他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份答卷是陆九渊的,后证实确如其言。
C.吕祖谦编写书籍,善于扬弃。吕祖谦奉皇帝之命修订《圣宋文海》时,注重选取雅致的文章,删除浮华的文章,把原书内容分门别类编为一百五十卷。
D.吕祖谦注重修养,勇于改过。吕祖谦年轻时性情急躁,当他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话后,深得感悟,就宽恕了之前的仇人,受到朱熹的赞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召试者率前期从学士院求问目,独祖谦不然,而其文特典美。
(2)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