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春节, 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说法开始于民国, 民国之前, 人们称之为 " 过年 ".
在现代人的心目中, 过年代表着喜庆、热闹、团聚、温暖……分量虽然很重, 含义却越来越单薄. 在古代, 过年不仅是一种民俗, 更是一种政治行为, 是一年中最神圣、最庄严的日子, 当然也是民众最欢乐的日子.
天人合一, 是中国人传统的最高理想追求, 也是春节的灵魂所在, 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 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在春节的习俗、行为中.
中国人自古相信, 只有在自然神的引领和关照下, 人类才能获得有保障、有秩序的生活. 农耕传统决定了人们对天、地、雨水非常重视, 对时序十分仰仗. 春节是一年之始, 在这样的时候祭祀天地诸神, 表达对天地的敬畏, 便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 《礼记》记载, 立春前三天,天子便开始斋戒. 立春之日, 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和大夫, 到东郊举行迎春典礼, 礼毕回朝, 再对各级官员进行赏赐. 正月第一个辛日, 天子要代表国家举行祭天之礼, 以祈祷天下谷物丰收. 亥日, 天子要带领官员, 一起耕种祭祀天帝用的衣田, 表达敬意, 显示诚心. 民众的生活资源均来自山林河湖, 所以在正月, 各地政府还要祭祀山林河湖.
在民间, 人们很多做法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如河南等地就把正月初十当做石头的生日, 这一天不能用磨、碳等任何石制工具, 人们向石头焚香致敬, 设供祭祀. 这种做法,可能是石器时代的礼仪留存. 总之, 无论国家还是民间, 敬奉天地诸神和祖先的礼仪都是春节的重要内容. 春节时对天地和先祖表达遵从与敬畏之意, 也让人体会到一种神圣感、庄严感.
古人在正月还有很多禁忌, 比如禁止砍伐树木, 不可捕杀幼兽、掏取鸟蛋等. 因为我们的先祖明白, 保护自然界, 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这体现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遗憾的是, 诸如此类的一些禁忌, 很多已被我们遗忘.
综合上述内容, 春节灵魂的内涵, 在除旧布新、团贺喜庆之外, 还包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以及对先祖的追忆和缅怀. 我们也借此明白, 只有在与天地和谐共处的氛围中, 才能真切享受到世间的欢乐. 在全球关注生态文明的今天, 温习古人关于春节的礼仪, 更能让我们深刻感知到中国传统生活的优雅.
(1) 下列对 " 春节的灵魂 " 的理解, 不准确的是
A. 除旧布新, 团贺喜庆. B. 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C. 对先祖的追忆和缅怀. D. 体现中国传统生活的优雅.
(2) 下列说法, 符合文意的是
A. 从古至今, 春节不仅是一种民俗, 更是一种政治行为.
B. 斋戒、迎春典礼、祭祀山林、向石头焚香等都是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
C. 春节时天子及民间的许多做法,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
D. 正月禁止砍伐树木, 不可捕杀幼兽、掏取鸟蛋等禁忌, 全被现代人遗忘了.
(3) 下列对文段写作方法的分析, 不正确的是
A. 由古今对比转入对春节灵魂内涵的介绍, 行文自然.
B. 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组织材料, 层次清晰条理.
C. 议论、说明和记叙相结合, 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D. 事例丰富, 引经据典, 使得主题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