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初隶骑御马直,选为散直。宝元初,元昊反,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破金汤城,略宥州,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 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洙与谈兵,善之,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仁宗以青数有战功,欲召见问以方略,会贼寇渭州,命图形以进。元昊称臣,徙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迁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迁马军副都指挥使。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 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
嘉祐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寺,行止殿上,人情颇疑,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明年二月,疽发髭,卒。帝发哀,赠中书令,谥武襄。
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遣使赍中牢祠其家。
(节选自《宋史•狄青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B.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C.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D.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经略使,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后多由节度使兼任。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
B.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相当于明清的省,比如“烽火扬州路”的“路”。
C.谥,即谥号,是中国古代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评定后,给予褒贬的称号,如文中的“嘉祐”。
D.中牢,即少牢,用羊豕祭。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 ______
A.狄青善于骑射,作战勇敢。元昊谋反时,他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B.狄青军事才能卓越。经经略判官尹洙的推荐,得到了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狄青折节读书。后因为功劳大升迁很快。
C.狄青屡立战功,受皇帝器重。仁宗曾召他进京询问方略,后因战事紧迫,狄青再赴前线,画出作战地图送至京师,后升为枢密副使。
D.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虑事周详。他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甘共苦,打仗时士兵都冲锋在前,屡建战功。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
②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