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中档
策字伯符,与周瑜相友,江、淮间人咸向之。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
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陈纪。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①。康不与,术大怒,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寿春,术已据之。时吴景尚在丹杨,繇至,迫逐之。景退舍历阳。策乃说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术表策为折冲校尉,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策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策性阔达,善用人,士民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吴人严白虎等各万余人,处处屯聚。吴景欲先击破虎等,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据会稽,屠东冶,乃破虎等。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
袁术僭号②,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礼辟③策弟权。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至夜卒,年二十六。
(取材于《三国志·吴书一》)
【注】①斛,古代量具名,当时十斗为一斛。②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此处指建安二年二月,袁术在寿春称帝。③辟,征召,任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术甚奇之 奇:引以为奇,器重。
B. 比至历阳,众五六千 比:及,等到。
C. 策单骑出,卒与客遇 卒:最终。
D. 公等善相吾弟 相:辅佐,帮助。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已而更用陈纪 ∥ 寿春,术已据之
B. 策乃说术 ∥ 乃破虎等
C. 士民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 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
D. 呼权佩以印绶 ∥ 举贤任能,以保江东
【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假如我袁术有像孙策这样的儿子,就算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
B. 景退舍历阳
吴景败退下来,驻扎在历阳这个地方。
C. 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
刘繇抛弃军队悄悄逃跑,各郡太守都争相把城邑捐献给孙策。
D. 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
许贡的小儿子和门客逃到江边躲藏起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孙策派人到袁术的军营中杀死了逃匿的骑兵,但是袁术并没有公开责怪他。
B. 袁术先后两次食言,孙策大失所望,便借出兵历阳的机会与袁术公开决裂。
C. 攻破严白虎后,孙策趁势重新安排地方事务,借此取得了主政江东的优势。
D. 孙策被任命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也有利于曹操实现对各派势力的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