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逛
和军校
泔河村的敦厚妈一辈子逛过的最大地方是观音镇。观音镇是真的好,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虽然这些吃喝她都没享受过,可逛一逛也够敦厚妈幸福几天呢。自从摔跛了腿,敦厚妈再也没有逛过。
敦厚妈守寡早,就敦厚这么一个儿子,当敦厚想当兵的时候,敦厚妈死活不依。可敦厚一试,真就“试”上了,崭新的军装穿上身,就要走了,敦厚妈把前襟哭湿一大片,最后敦厚还是和同村孙四海、孙长明一起去当兵了。
第三年敦厚回来了,和小秋结了婚。小秋人俊,少话,识理,三天两头来帮敦厚妈做家务,妈长妈短地叫。后来,敦厚入党,转成志愿兵,要去一个油田当石油工人。
敦厚很孝顺,每次回来,都给妈买好多好多好吃好穿的,帮妈干农活,用自行车驮着妈到观音镇逛两回集。敦厚的话变得多了,当着全村人,讲他的油田有多大,有多好,讲得一村人都勤勤地朝敦厚妈递艳羡的目光,敦厚又要走了,给妈留下了好多的钱,走时带着小秋。
偌大的一个屋子,空荡荡的只剩下敦厚妈一个人了。孙四海他妈说:“你敦厚咋不带你进他的油田上去逛一逛啊?”因为孙四海刚带他妈逛了咸阳。敦厚妈就替儿子说话:“敦厚叫我去的,我想咱一个农村妇女,腿又不好,话也不会说,走不到人面前去;再说了,敦厚又要忙,咱去了给娃惹麻烦。”可是泔河村人的话变得难听了:“真看不出敦厚是个没良心的。”敦厚妈说:“是我不去,油田没啥好逛的。”孙四海他妈说:“没啥好逛的?没啥好逛的他为啥把他媳妇叫去逛呢?”…村里人都这么说,敦厚妈就觉得脸上不光彩,人多的场合去得也少了。
敦厚妈年底就突然不行了。敦厚回来夜夜陪着,端吃喂喝,无微不至。小秋更是殷勤,尽着孝道,敦厚带妈去县医院查病,医生叹气说:“准备后事去。”敦厚把妈驮回村里,急着要去油田。支书张大昌拦住了敦厚说:“敦厚,你妈是有今没明的人了,赶紧接你妈去油田逛一逛。”
敦厚说:"叔,我知道,但是天南海北,我也要给我妈把病看好。"头一低,泪就“叭叭叭”砸下来。”叔,我有难处。"敦厚咬咬牙,走了。泔河村的骂声也就起来了.
教厚走后第十九天,小秋正在给妈熬药,张大昌带了几个人,接小秋和敦厚妈,一见面,小秋就抱住张大昌,哇的一声哭了。
一行人来到了敦厚所住的单站上。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房,住着敦厚一个人,四野茫茫,比他们村还荒凉。小秋的感觉准确,敦厚死了。三个盗油人,开着四轮车,敦厚拦车,他们送钱,敦厚不要,他们吓唬,敦厚不怕。敦厚伸手拦在路中央,说:“想把油拉走,就从我身上碾过去,”装满一车油的四轮从敦厚身上碾了过去……敦厚死前留下话:把我妈和支书接到油田来看看。还说,他攒的钱,全用来给他妈看病……
采油厂的领导说,这井是全厂最远的一口,没人愿意来。敦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小秋抱着妈哭得死去活来,断断续续地说:“他想条件好些了,分了房子,再把妈接来……"
最后,张大昌说:“敦厚是个好娃,是我们村的光荣,叶落归根,我们村要给他建个高高大大的墓。”油田上的领导说:“敦厚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我们还要追认他为烈土,号召全厂向他学习,我们想把教厚同志的遗体火化,留在这里.”
双方各说各理,互不相让。这时,小秋和她的婆婆在山上那个采油小站旁悄悄地为敦厚挖着墓穴。
妈说:“敦厚,你就住这儿,把井看好……"
小秋说:“妈要是想你了,我就跟妈来看你……”
起风了,落雪了,一会儿,天地一色。
(有删改)
(1)文章第一段写了敦厚妈逛观音镇,有什么作用?(3分)
(2)小说在塑造敦厚的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3)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敦厚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4)文中有两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二者有什么关联?(3分)
(5)敦厚的故事可歌可泣,彰显了人生价值,对此你有何感想?结合文章说-说你的想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