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较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叙录
    【清】恽 敬
    昔者班孟坚因刘子政父子《七略》为《艺文志》,序六艺为九种,圣人之经,永世尊尚焉。诸子则为十家,论可观者九家,以为“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敬尝通会其说:儒家体备于《礼》及《论语》、《孝经》;墨家变而离其宗;道家阴阳家支骈于《易》;法家、名家疏源于《春秋》;纵横家、杂家、小说家适用于《诗》、《书》,农家、兵家、术数家、方技家,圣人未尝专语,然其体亦六艺之所孕也。是故六艺要其中,百家明其际会;六艺举其大,百家尽其条流。故曰修六艺之文观九家之言可以通万方之略后世百家微而文集行文集敝而经义起经义散而文集益漓。学者少壮至老,贫贱至贵,渐渍于圣贤之精微,阐明于儒先之疏证,而文集反日者,何哉?盖附会六艺,屏绝百家,耳目之用不发,事物之赜不统,故性情之德不能用也。
    敬观之前世,贾生自名家、纵横家入,故其言浩汗而断制;晁错自法家、兵家入,故其言峭实;董仲舒、刘子政自儒家、道家、阴阳家入,故其言和多端;韩退之自儒家、法家、名家入,故其言峻而能达;曾子固、苏子由自儒家、杂家入,故其言温而定;柳子厚、欧阳永叔自儒家、杂家、词赋家入,故其言详雅有度;杜牧之、苏明允自兵家、纵横家入,故其言纵厉;苏子瞻自纵横家、道家、小说家入,故其言逍遥而震动。至若黄初、甘露之间,子桓、子建高朗,叔夜、嗣宗情识精微,始以轻隽为适意,时俗为自然, 风格相仍,渐成轨范,于是文集与百家判为二途。熙宁、宝庆之会,时师破坏经说,其失也;陋儒襞积经文,其失也肤。后进之士,窃圣人遗说,规而画之,睇而斫之,于是经义与文集并为一物。太白、乐天、梦得诸人,自曹魏发情;静修、幼清、正学诸人,自赵宋得理。 递趋递下,卑冗日积。是故百家之敝当折之以六艺;文集之衰,当起之以百家。其高下远近华质,是又在人之所性焉,不可强也已!
    敬一人之见,恐违大雅,惟天下好学深思之君子教正之!
    (有删节)【注】①班孟坚:即班固,字孟坚。②统;同“通”,通晓,明白。③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甘露:魏曹髦年号。④熙宁:北宋神宗赵顼年号。宝庆:南宋理宗赵昀年号。⑤襞积:堆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班固认为诸子虽有缺陷,但其主旨与六经相合,因此他在《素文志》中既推崇儒家经典,又不忽视诸子的价值。
    B.本文围绕“百家”与“文集”的关系,列举了很多名人的例子说明他们都是从“百家”中汲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的文风。
    C.韩退之即韩愈,柳子厚即柳宗元,欧阳永叔即欧阳修,苏子瞻即苏轼……作者对他们称字不称名,体现了古人的称呼礼仪。
    D.本文运用举例、引用、对比等手法表达了鲜明的观点,语句费散结合,多铺陈排比,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故 曰 修 六 艺 之 文 观 九 家 之 言 可 以 通 万 方 之 略 后 世 百 家 微 而 文 集 行 文 集 敝 而 经 义 起 经 义 散 而 文 集 益 漓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风格相仍,渐成轨范,于是文集与百家判为二途。
    ②递趋递下,卑冗日积,是故百家之敝,当折之以六艺;文集之衰,当起之以百家。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