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月考试卷 难易度: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 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倦乃不觉晓催讲既切遂误捷同房生李怡《礼)上座博士严不敢还取乃翼《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乃不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 以才名拜太学博士,征署彭城王元勰法曹行参军,甚见重。尚书令王肃曾咏《悲平城》诗,勰甚嗟其美,欲使肃更咏,乃失语云:“王公吟咏情性,声律殊佳,可更为诵《悲彭城》诗乎?”肃因戏勰云:“何意《悲平城》为《悲彭城》也?”勰有惭色。莹在座,即云:“所有《悲彭城》,王公自未见耳。”肃云:“可为诵之。”莹应声云:“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肃甚嗟赏之。勰亦大悦,退谓莹曰:“即定是神口。今日若不得卿,几为吴子所屈。”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命途多舛者,以命归之,必尽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中,于广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令辨何世之物。莹云:“此是于阗国王晋太康中所献。”乃以墨涂字观之,果如莹言,时人称为博物。累迁国子祭酒,及出帝登阼,莹以太常行礼,封文安县子。稍以功迁仪同三司,进爵为,赠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
    (节选自《魏书•祖莹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生徒悉集/莹夜读倦/乃不觉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李孝怡《礼》上座/博士严/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乃不遗一字/
    B.生徒悉集/莹夜读倦/乃不觉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李孝怡《礼》上座/博士严/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乃不遗一字/
    C.生徒悉集/莹夜读倦/乃不觉/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李孝恰《礼》上座/博士严/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乃不遗一字/
    D.生徒悉集/莹夜读倦/乃不觉/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李孝怡《礼》上座/博士严/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乃不遗一字/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博士”,官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
    B.“孝昌”,是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
    C.“伯”,古代被君主封赏的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位高之人专用,后世也指有封爵的大官或大夫之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祖莹勤奋好学,声名日盛。他日夜苦读,父母怕他生病,但阻止不了,他常偷偷地等父母睡下,燃火读书,并遮盖窗户,后被发觉,因此声誉更盛。
    B.祖莹才思敏捷,处变不惊。元勰想让王肃再吟咏一遍《悲平城》,由于说错名字而觉惭愧,祖莹随机应变当即诵读《悲彭城》王肃惊叹,元勰大喜。
    C.祖莹直爽侠义,受人赞美。处境困窘失意、命运充满不顺屡受挫折的士大夫,都会托命于他,他必然会尽力关怀救助,因此他周围的士人越来越多。
    D.祖莹博闻多识,辨物准确。皇帝下诏让祖莹与李琰之辨别所挖宝印为何世之物,祖莹说是于阗国王在晋太康时献给皇上的礼物,经验证,果如所言。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②以才名拜太学博士,征署彭城王元勰法曹行参军,甚见重。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