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充,本名璀,少依舅家。李元为河阳节度使,署牙将。元改昭义,又从之。元尝谓宾佐曰:“充后当贵,诸君必善事之。”未几,兄韩弘领宣武,召主亲兵,元曰:“我知君旧矣,吾儿不才,无足累君者,二女方幼,以为托。”遂辞去。弘峻法,人人不自保。充谦慎无少懈,念弘在镇久,不入见天子,身又得士,不自安,因请入宿卫,弘许之,不即遣。 后因猎,单骑走洛阳,朝廷亮其节,擢右金吾卫将军。斥军士虚名不如令者七百人。穆宗立,幽、镇、魏复乱,王承元以冀兵二千屯滑州,朝廷恐冀兵相誅为叛,而授充义成军节度使。会汴军逐李愿,以李蝎主留事。帝谓充素为汴士悦向,诏节度宣武,兼统义成兵讨撾。战郭桥,破之。会李质斩,遂入汴。初,陈许李光颜亦奉诏讨蠲,屯尉氏,意先得汴,欲俘掠以饵军。充闻其谋,驰至城下,汴人望见充,欢跃无复贰者。始,帝遣人问破贼期,充对:“汴,天下咽喉,臣颇习其人,然王师临之,一月可破。”方二旬即克。帝喜曰:“充料敌若神。”加检校司空。籍揭所胁为兵者三万,悉纵之。又责首乱者千余,斥出境, 令曰:“敢后者斩!”由是内外按堵,汴人爱赖之。卒,年五十五,赠司徒,谥曰肃。充虽将家,性俭节,乘机决策无余悔,世推善将。李元没,充为嫁二女,周其家。自弘去汴,监军选军中敢士二千直阁下,日秩酒肴,物力几屈,然不敢废。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旦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去具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因悉罢之而后迎充。
(节选自《新唐书韩充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
B.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
C.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
D.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名,这里是曾用名的意思,即原来的名字,韩充原本叫作韩璀,后来改名叫韩充。
B.镇是节度使的管辖之地,唐朝中后期称方镇,其兵称镇兵,镇将掌管戍守防御之事。
C.节度,官名。三国吴孙权始置,掌管军粮。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文中意为节度使。
D.阁下,这里指官署,它在古代也常用作敬词,与陛下、殿下、执事的称法来源类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韩充为人所重,受人之托。河阳节度使李元很看重韩充,委任他为牙将,并对幕宾佐吏说一定要好好对待他,韩充离开他时,李元把两个幼女托付给他。
B.韩充很有见识,心向朝廷。韩充觉得兄长在军镇时间久了,应入朝见天子,于是他请求入朝在官禁中值宿,韩弘答应了他,但没有让他立刻离开。
C.韩充平定叛乱,安抚地方。面对穆宗时幽、镇、魏等地的叛乱,朝廷授任韩充为节度使讨伐叛军,因为他一向受到汴军士兵的喜爱而很快使汴州被平定。
D.韩充料敌如神,处事稳妥。皇上派人询问破贼期限,韩充回答一个月,果然二十天就击破叛军;韩充把那些受胁迫的人全部释放,只责罚为首作乱之人。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因猎,单骑走洛阳,朝廷亮其节,擢右金吾卫将军。
②令曰:“敢后者斩!”由是内外按堵,汴人爱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