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遘,字得圣,寘子。咸通中,擢进士第,辟节度府。入朝,拜右拾遗。与韦保衡联第,而遘姿宇秀伟,气孤峻。保衡才下,诸儒靳薄之,不甚齿,独呼遘太尉,保衡憾焉。于是保衡已为相,摭遘罪,由起居舍人斥播州司马。道三峡,方迫畏不瞑,若有人谓曰:“公无恐,予为公呵御。”遘怳悟。 俄谒白帝祠,见帝貌类向所睹,异之。未几,保衡死,召为礼部员外郎。始,王铎主贡举而得遘,及是,与铎并位。铎年老,尝入对踣殿中,遘掖起之。帝喜曰:“遘善事长,大臣和,予之幸也!”遘曰:“不止以长,乃铎门生。”帝笑曰:“铎选士,朕选宰相,卿无负我!”遘顿首谢。遘负大节,以王佐自任。既当国,风采峭整,天子器之。时藩镇多兴于盗贼,横放莫能制,权纲濯弛。支详在徐州,引散骑常侍李损子凝吉为佐,会牙将时溥逐详而取节度溥为饔干所毒不死或谗凝吉为详报仇者溥怒杀之损时在朝溥即上言损连谋请并诛。田令孜受溥金,劾损,付御史狱。遘即时叩延英争曰:“ 凝吉以冤就屠,已不可言,损与子音问不接且数期,安得谓同谋哉?溥恃功坏天子法,请案近臣,卑侮王室,有无将之萌。今损可无罪诛,祸且及臣辈。”帝寤,止免官。当此时,令孜持禁军,权宠可炙,公卿无不附顺,唯遘未尝少下。诸节度共劾令孜生事,离间大臣。遘素恶之,与裴澈计,共召朱玫于邡。玫起邠兵五千奉迎,与沙陀等连和。令孜迫帝幸陈仓,夜出,百官不及从。玫怒令孜,并望帝不谅其心。玫曰:“我择一王为帝,违者斩。”乃立嗣襄王煜,而召遘作册,遘苦辞,玫更委郑昌图,滋恨遘。及还长安,使昌图相煜,罢遘为太子太保。移疾不出。帝还宫,宰相孔纬与遘雅隙,乃劾尝为伪臣,即赐死其所。遘见柄任凡五期,行完而材,逢世多故,召愎臣以济乱,身污伪署,不得其死,人为哀之。
(节选自《新唐书•萧遘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会牙将时溥逐详而取节度/溥为饔干所毒/不死/或谗凝吉为详报仇者/溥怒杀之/损时在朝/溥即上/言损连谋/请并诛
B.会牙将时溥逐详/而取节度溥为饔干所毒/不死/或谗凝吉为详报仇者/溥怒杀之/损时在朝/溥即上言损连谋/请并诛
C.会牙将时溥逐详而取节度/溥为饔干所毒/不死/或谗凝吉为详报仇者/溥怒杀之/损时在朝/溥即上言损连谋/请并诛
D.会牙将时溥逐详/而取节度溥为饔干所毒/不死/或谗凝吉为详报仇者/溥怒杀之/损时在朝/溥即上/言损连谋/请并诛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联第,科举考试中数人同时及第;也指在各级考试中接连及第。文中取前义。
B.顿首,磕头,跪拜礼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顿”是“稍停”的意思。
C.无将,原指勿存叛逆篡弑之心,后多反其意而用之,谓心存谋逆为“无将”。
D.太子太保,东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统称为“三师”。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萧遘清秀英俊,才高遭妒。韦保衡才能低下,诸儒生鄙视他,却呼萧遘为“太尉”,保衡为相,找出萧遘罪过将其贬斥。
B.萧遘以礼待人,善事长者。萧遘和王铎并为宰相,王铎年老,上朝入对时跌倒在殿中,萧遘将他扶起,深得皇帝赞许。
C.萧遘坚持大节,仗义执言。在李损儿子被杀李损又被弹劾的情况下,萧遘挺身而出,向皇帝求情,最后李损仅被免官。
D.萧遘身陷伪署,晚节不保。萧遘为遏制田令孜征召朱玫,朱玫擅立新君建伪朝,倚重萧遘,萧遘虽称病不出,终未划清界限。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谒白帝祠,见帝貌类向所睹,异之。
②凝吉以冤就屠,已不可言,损与子音问不接且数期,安得谓同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