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各题。
(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忠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封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 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群臣皆贺,申叔时使齐来,不贺。王问,对曰:“鄙语曰, 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庄王乃复国陈后。十七年春,楚庄王围郑,三月克之。入自皇门,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要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不忘厉、宣、桓、武,不绝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楚群臣曰:“王勿许。”庄王曰:“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绝乎!”庄王自手旗,左右麾军,引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潘尪入盟,子良出质。夏六月,晋救郑,与楚战,大败晋师河上,遂至衡雍而归。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
(节选自《史记•楚世家第十》)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敞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
B.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
C.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国/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
D.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色/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戎是古代中原王朝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陆浑戎是一个迁徙到洛阳陆浑地区的西北游牧部落。
B.九鼎是夏、商、周三代奉为国家政权象征的传国之宝,相传为大禹所铸,后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C.桀为夏朝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骄奢淫逸,暴虐无道,是有名的暴君,后被周武王所灭。
D.质指质子,是古代君主为表示诚意与妥协,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贵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楚庄王胸怀大志,意在天下。他借问鼎之事,向王孙满示威。王孙满告诫他君临天下要重德,并借天命之名使楚庄王知难而退。
B.楚庄王善于纳谏,过而能改。他攻灭陈国,令其成为楚国的一个县。后来他听从申叔时的劝谏,将陈国政权还给陈君的后裔。
C.楚庄王重视道义,当断则断。他力排众议,接受郑伯的投降,亲自指挥军队后退三十里而驻扎,并与郑国订立平等条约。
D.楚庄王宽以待人,敬重君子。他敬重郑伯的谦卑诚恳,断定他深受人民爱戴,故不灭其国; 他赞赏华元为民请命,故退兵离开宋国。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
②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