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月考试卷 难易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吾尝谓医之在天下,其资生民之用,盖与谷帛等,窃怪世之工其道者何少也。自三代以来,以医名世者多矣,其为论说方术大备矣。又尝怪夫世之医者,皆忽而不学。使孝子慈孙不能无恨于疾苦之际者以此也,可不悲哉!予少多病,世之医往往与之游,率按前人成说而用之,未有心得而能原其所以说者也。而世医不以术易衣食者鲜矣,何暇及此哉!宜工之者寡,而古学之废也。意必有聪明微妙之君子,悯兹学之不振,悼生人之疾疠,独治其道,修其术,而莫或知之者焉。

    绍圣丁丑,予得罪谪官齐安,而得蕲水庞君焉。其于医,殆所谓聪明微妙者也。君讳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读书,尝问医于父,父授以《脉诀》,君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辩诘不可屈,父大惊,君时未冠也。已而病聋,君曰:“天使我隐于医欤!”乃益读《灵枢》《太素》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贯通。时时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有舆疾自千里踵门求治者,君为辟第舍居之,亲视膳粥、药物,既愈而后遣之,如是常数十百人不绝也。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亦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戊寅之春,予见君于蕲水山中。视其貌伟然,听其议博而不繁,妙而易晓。告予曰:“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盖所谓《难经》者也。予欲以其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解》数万言。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古今异宜,方术脱遗,备伤寒之变,补仲景《伤寒论》。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一卷。”吁!其备矣。予问以华佗之事,君曰:“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

    是冬而君痼疾作。明年春而剧。门人请自视脉,君笑曰:“予察之审矣,胃气已绝,死矣。”因尽屏药饵,忽焉韵语数句,授其婿,盖超然达者语也。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年五十八,时二月初六也。

    (张耒《庞安常墓志铭》)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世医不以术衣食者鲜矣      易:改变

    B.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之      治:研究

    C.不贯通                      靡:无,没有

    D.史之妄乎                    其:恐怕、大概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按前人成说而用之          (当世的医生)大都沿袭前人通行的说法来治病

    B.而莫或知之者焉               只是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罢了

    C.天使我隐于医欤              (这是)上天让我无法行医了

    D.因尽屏药饵                   于是完全不服用任何药物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

    B.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

    C.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

    D.观草木之性与五脏/之宜秩其职任/官其寒热/班其奇偶以疗百疾/著《主对集》一卷

    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B.齐安,就是苏轼《游沙湖》中的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

    C.未冠,指未成年。古代男子十五岁时举行加冠仪式,表示成人。《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D.仲景《伤寒论》,即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第一段表达了对当时部分从医者的不满,但也相信有“治其道,修其术”的良医存在。

    B.庞安时医术高明,有仁爱之心,为求医者提供居所,调理饮食,事必躬亲,不取分文。

    C.庞安时对古代医学理论常有自己的见解,对名医扁鹊的医书、华佗的事迹有客观评价。

    D.文章结尾处写庞安时痼疾加剧,却能够淡然处之,表现了他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