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其他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时,字伸道,邛州人。初举进士,得学究出身;再试,中甲科。为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华州诸生有触忌讳者,教授欲上之,曰:“是间言语,皆臣子所不忍闻。”时即火其书,曰:“臣子不忍闻,而令君父闹乎?”知华州郑县,转运使檄州运米五万输长安,郑独当三万。时贻书使者曰:“会三万之费,以车则千五百乘,以卒则五万夫,县民可役者才二百五十八户耳。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华、雍相去百六十里,一旦欲用,朝发而夕至矣。”使者从其言。召为工部员外郎,礼部,兼辟雍司业。大观兴算学,议以黄帝为先师。时言:“今祠祀圣祖,祝板书臣名,而释奠孔子,但列中祀。数学,六艺之一耳,当以何礼事之?”乃止。迁太仆少卿。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童贯经略北方,每访以边事,辄不答。还为大晟典乐,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内侍何谪监衡州酒,犹领节度使,时奏夺之。又因进对及取燕事,曰:“祖宗盟血未干,渝之必速乱。”蔡攸闻之,以告王黼,黼怒,斥为腐儒。时求去,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俄提举上清太平宫。西归,遇其里人赵雍,为言:“取燕必召祸。吾老,得不遭其变,幸矣。”累岁而卒,年七十八。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节选自《宋史·吴时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B.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C.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D.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斛,原是古代量器,后指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为一斛。

    B.改是指改任官职,徙、调、转都是指调动改任官职,左迁、出、谪都是指降职。

    C.六艺,周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技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后亦指“六经”。

    D.给事中,其主要职能是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隋唐以后,负责审议封驳敕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时宽宏大量,大力提倡言论自由。他担任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时,华州有的诸生写文章触犯了忌讳,吴时对当地教授写信举报此事非常恼火。

    B.吴时办事灵活,所提建议利国利民。他进士及第后任职华州郑县,接到运送粮食到长安的指示,他建议“移兵于华”以节省运费,转运使听从了他的建议。

    C.吴时狷介耿直,不惧怕跟权势结怨。童贯经略北方时常以边防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取消了他节度使之职。

    D.吴时坚守信用,反对违背誓言的做法。他上朝时论及攻打燕州的事,认为如果违背盟誓,那么一定会招致祸乱,他坚持自己的看法,离开了朝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用师则贏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

    (2)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