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难
新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1)御民之辔(1),在上之所贵;道(2)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故君求之,则臣得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恶之,则臣匿之。毋蔽汝恶,毋异汝度,贤者将不汝助。言室满室,言堂满堂,是谓圣王。
城郭沟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强力,不足以应敌;博地多财,不足以有众。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3)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4)者,可奉以为君也。缓者,后于事;吝于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
(取材于《管子》)
注释:(1)辔:缰绳,这里指关键。(2)道:同“导”。(3)分:指合理分配。(4)备官:任用官吏。
(2)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武帝末年,频幸同泰寺,亲讲佛经,百寮皆大冠高履,乘车扈从,终日谈论苦空(1),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及侯景率兵向阙,尚书郎以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武帝及简文(2)卒被侯景幽逼而死。孝元帝(3)在于江陵,为万纽于谨所围,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寮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挚。庾信亦叹其如此,及作《哀江南赋》,乃云:“宰衡(4)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此事亦足为鉴戒。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取材于《贞观政要》)
注释:(1)苦空:佛教语。(2)简文:梁简文帝,武帝第三子。(3)孝元帝:南朝梁元帝,简文帝第七子。(4)宰衡:指宰相。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则臣得之 得:找到
②不足以应敌 以:用来
③故祸不萌 萌:产生
④患无君以使之 使:任用
⑤故尧、舜率天下以仁 率:全部
⑥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 尚:增添
⑦君臣俱被囚挚 挚:拘禁
⑧缙绅以清谈为庙略 庙:朝廷
A.①⑦ B.②⑧ C.③④ D.⑤⑥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毋蔽汝恶 没有人能替你掩饰罪恶
B.能备患于未形也 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C.下之所行 在下位的人做的事情
D.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 不曾把军机要务、法典制度放在心上
【3】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
②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寮皆戎服以听
【4】以上两则短文所论为君之道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