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较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埜,字子文,以父荫补官,登嘉定十三年庚辰刘渭榜进士第。仕潭时,帅真德秀一见异之,延致幕下,遂执弟子礼。德秀欲授以词学,埜曰:“所以求学者,义理之奥也。词科惟强记者能之。”德秀益器重之。绍定初汀邵盗作辟议幕参赞摄邵武县后复摄军事盗起唐石亲勒兵讨之。后为编修兼检讨。襄、蜀事急,议遣使讲和,时相依违不决。史嵩之帅武昌,首进和议。埜言:“今日之事宜先定规模,并力攻守。”上疏言八事。继为副都承旨,奏请“出师,绝和使,命淮东、西夹攻。不然,利害将深。”理宗深然之,令枢密院下三阃谕旨。嘉熙元年,轮对,采事系安危者四端,而专以司马光仁、明、武推说。复推广前所言八事,以孝宗讲军实激发帝意。
    淳祐初,自江西赴,奏祈天永命十事。嵩之起复,倾国争之,埜上疏乞听终丧, 后又言嵩之当显绝而终斥,益严君子小人之限。,奏十事,终之曰:“陛下一心,十事之纲领也。”前后奏陈,皆明正剀切,凿凿可行。其为两浙转运判官,以察访使出视江防,首嘉兴至京口增修官民兵船守险备具。为江西转运副使、知隆兴府,继有它命,时以米不便,就湖口造转般仓,请事毕受代。
    知镇江府,兼都大提举浙西兵船。江面几千里,调兵捍御,以守江尤重于淮,瓜洲一渡甚狭,请免镇江水军调发,专一守江,置游兵,增创水舰,就扬子江习水战,登金山指麾之。
    淳祐末,迁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兼三郡屯田、行宫留守。巡江,引水军大阅,舳舻相衔几三十里。 凭高望远,考求山川险厄,谓要务莫如屯田。讲行事宜,修饬行宫诸殿室,推京口法,创游击军万二千,蒙冲万艘,江上晏然。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九》)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绍定初/汀/邵盗作/辟议幕参赞摄邵武县/后复摄军事/盗起/唐石亲勒兵讨之/
    B.绍定初/汀/邵盗作辟/议幕参赞/摄邵武县后/复摄军事/盗起/唐石亲勒兵讨之/
    C.绍定初/汀/邵盗作/辟议幕参赞/摄邵武县/后复摄军事/盜起唐石/亲勒兵讨之/
    D.绍定初/汀/邵盗作辟/议幕参赞摄邵武县/后复摄军事/盗起唐石/亲勒兵讨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枢密院,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宋代设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
    B.阙,本义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台上起楼观。文中代指“朝廷”。
    C.礼部尚书,是礼部主管官员,掌礼制、教育、任免等事务;尚书即“掌管文书”之意。
    D.纲,本意是渔网上大绳;唐宋常把成批运送货物的组织称作“纲”,如米纲、生辰纲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埜反对议和,主张御守。面对求和声音,当时丞相犹豫不决,史嵩之首提和议,而王埜针锋相对地提出联合力量攻战的主张。
    B.王埜关心国事,直言敢谏。他上殿指陈时政得失,选取关乎国家安危的四方面事例,引用司马光“仁、明、武”之论加以阐发,皇帝深以为然。
    C.王埜未雨绸缪,加强战备。他担任镇江府知府兼都大提举浙西兵船时,请求让镇江水军专一守长江,并设置游兵,增设水舰,练习水战,亲自指挥。
    D.王埜恪尽职守,务实笃行。他巡视长江,引领水军阅兵;考察山川,倡议屯田,修整行宫房间;设立游击军,置备战船,使江面呈现太平景象。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又言嵩之当显绝而终斥,益严君子小人之限。
    ②凭高望远,考求山川险厄,谓要务莫如屯田。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