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月考试卷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于成龙,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
    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 歧亭故多,白昼行劫,莫敢谁何。成龙抚其渠彭百龄,令捕盗自赎。尝察知盗所在,伪为丐者,入其巢,与杂处十余日,尽得其平时行劫状。乃出呼役械诸盗,他盗皆远窜。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 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十七年,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成龙至江南,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乘政,尤与忤。
    二十三年,命成龙兼摄两巡抚事。未几,卒于官。赐祭葬,谥清端。
    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
    B.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
    C.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
    D.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字,是古代男子的一种称呼。男子出生取名,20岁加冠表示成人,取字以示尊重,仅供同辈之间称呼。名与字之间意义联系多样:有同义互训,如诸葛亮字孔明;有反义相对,如韩愈字退之;有相关联想,北溟即此;有原名变化,如李白字太白。
    B.保甲制度是宋朝时期开始实行的一种带有军事管理性质的户籍管理制度。政府以“户”为单位,分设户长、甲长、保长等,各保自己该管辖区域的社会治安等事务,既可加强管理,又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C.卓异是清朝廷对官员考核的一个结论。按清制,吏部每三年对京外文职官员进行一次考核,称为“大计”。“卓异”是“大计”的最高评价等级,只有“才守俱优者”,才能被推举。
    D.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后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于成龙精明果敢,政绩卓著。罗城民风粗犷凶悍,他严厉果断打击盗贼,黄冈时更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贼穴,终将盗贼绳之以法,凡他所治之处,政绩十分突出,甚至被评为卓异,深得皇上褒奖。
    B.于成龙爱民如子,深得民心。四川乱后凋敝,他免除百姓繁重赋税徭役,助民耕种,福建百姓因通海获罪,牵连甚广,他请求康亲王大加宽释。
    C.于成龙清正廉洁,不图享受。为官期间,他从不携带家属亲眷,生前食用简陋粗粝,死后家中清贫如洗,一无蓄资,百姓都为他罢市相聚,痛哭悼念,甚至为他立像祭祀。
    D.于成龙不善识人,过于轻信。皇上询问内阁学士锡住于成龙为官情况,锡住上奏认为他虽然清廉,但因对下属不辨忠奸,经常受到他们欺骗。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岐亭故多盗,白昼行劫,莫敢谁何。成龙抚其渠彭百龄,令捕盗自赎。
    ②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