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下列各题
(二)
近期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星系团周国气体温度,反观过去100亿年间,这些气体的温度增加了近10倍.达到现在约200万摄氏度。那么,字宙在变热吗?实际上,宇宙绝大多數空间空无一物,极其寒冷。然而,在一些宇宙天体如太阳附近,气体温度却高达百万摄氏度,前文所述的温度变化研究也是指位于星系团周国的类似高温区域。宇宙升温与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没有关系,而是与宇宙演化有关。人们发现这个秘密.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
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原来被认为处于稳态的宇宙竟然在不断膨胀,大爆炸宇宙论随之诞生。根据这一理论,字宙在138亿年前经历一次大爆炸后诞生,随后持续膨胀。在宇宙诞生后早期,光子频繁和电子碰撞,无法逃脱出去。在宇宙年龄约38万年时,电子和离子结合产生了中性原子,光子得以“脱耦”传到远处。随着宇宙膨胀,早期光子波长不断被拉长,现在已变到微波波段,形成“微波背景辐射”。1964 年,美国工程师发现了来自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对大爆炸宇宙学的直接验证。此后,人们对宇宙诞生及演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脱耦"后,随着宇宙膨胀和冷却,光子平均温度一直在降低,目前宇宙中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大约只有零下270摄氏度,这是宇宙大多数空旷区域的温度。然而,宇宙一开始就存在密度不均匀性,密度高的地方慢慢吸引其他地方的暗物质和正常物质,诞生了第一代星系和恒星。这个过程发生在宇宙各处,最终形成一种由不同星系构成的网状结构,称为“宇宙网",连接不同节点的结构称作“大尺度纤维”,网状结构围成的鲜有星系存在的区城叫“空洞”。目前许多天文项目和计算机模拟结果都已看到这种结构,并发现不断有气体被吸引聚积到这些纤维状结构上。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势能转化,气体速度变快,彼此相互碰撞,最后转化成气体的热能。随着时间推移,气体温度会不断增加,这就是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理论中的一个推断.
最近发表的这个结果,是结合观测数据,通过研究低温微波背景辐射光子和星系周围的高温热电子之间发生的能量交换过程。推算出宇宙不同时期气体中电子的温度。正如科学家通过众多观测事实来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这个观测结果对于宇宙大尺度结构理论是一个很好的验证,说明人们目前对宇宙图景的理解应该是可靠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中“光子”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中性原子的 产生使光子得以“脱耦” ,摆脱离子的束缚传到远处。
B.早期光子波长不断被拉长变到微波波段.形成“微波背景辐射”。
C.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脱耦”后的光子平均温度一直在降低。
D.低温微波背景辐射光子和星系周围的高温热电子之间发生能量交换。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是
A.由于受地球温室效应影响,星系团周围的高温区域不断升温。
B.宇宙在一次大爆炸后诞生,随后持续膨胀。这已得到科学验证。
C.气体不断被吸引聚积到“空洞”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下降。
D.现有观测数据和研究结果尚不足以验证字宙大尺度结构理论。
(3)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开篇用研究成果引出“宇宙在变热吗”,引发读者关注和思考,构思有新意。
B.第二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探索宇宙诞生及演化的过程,思路清晰。
C.采用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多种说明方法,阐述了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
D.运用严谨平实的语言,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科学知识表达得明白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