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习堂记
(明)许孚远
不佞远抚闽①之二年,因怀安废学葺为书院,名之曰共学书院,俾闽士有志于圣贤之学者咸可入也。其明伦堂,易名“时习”,遵先师“学而时习之”之训也。
夫《鲁论》开卷第一义,在此一言,学者靡不童而诵说之矣。及问其所学何事,或茫然不省,亦有语之而不详者。何与?盖天命之性,人为全;人之所以首出乎庶物者,学为大。学非性不因,性非学不尽,性无穷,学亦无穷。孔子所以十五而志学,学之终身而不厌者也。是故富贵而不学则骄淫,贫贱而不学则志慑,蒙稚而不学则愚,强壮而不学则僻,衰老而不学则耄。学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学也。是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者弗能弗措,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学之如此乎其力也。非忠信之言不敢道,非中庸之德不敢行,学之如此乎其淳也。视于无形,听于无声,终日乾乾,斋戒以神明其德,学之如此乎其密也。不矜其能,不伐其功,若无若虚,如覆如载,学之如此乎其量也。学乎学乎,岂易言哉!或作焉,或辍焉,乍明焉,乍蔽焉,总不可以为学。故人必贵于学,学必贵于时习。日新之谓富有,盛德之谓大业,由此其选也。此圣人所以教天下万世为学者之法程也。
然则时习之而说者何?学以复吾之性,则天全而志得,所谓礼义之悦心,犹刍豢之悦口者也。然则朋友而乐者何?性非有我之所得私,必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而后可以成吾一体之仁也,此其所以乐也,独学不可谓之学也。然则人不知而不愠者何?学以为己而不为人。遇有通塞性无加损此其所以不愠也有愠不得谓之君子也乐且不愠乃称纯学,此六经、《语》《孟》所载古之圣贤学问渊源,历历可考也。
嗟乎!道在天下,如日中天,圣训洋洋,万古为则。学不山斯道,如康庄而堕坑堑中,弃中国而之四夷也。有志于学者,辨之可以不早辨耶?余故特著其说,以诏闽之多士,所以诏天下之为学者,必时习乎孔子之学而后可也。
(选自明刘鳞长《浙学宗传》,有删减)
(注)①抚闽:万历二十年,许孚远升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之所以首出乎庶物者 庶物:众物,万物。
B.终日乾乾 乾乾:自强不息。
C.不矜其能。 矜:怜惜。
D.犹刍豢之悦口者也 刍豢:牛羊猪狗等牲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及问其所学何事 其正色邪
B.学之如此乎其密也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必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 登高而招
D.以诏闽之多士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首提出对当地士人的期盼,表达对先师的追慕,接着对学而不明、学而不精者表示赞同与理解,态度鲜明,情感突出。
B.第二段就“学”对于修己的重要性,从“力“淳”“密”“量”四个方面进行铺陈,展开分析,内容丰实,语势极强
C.第三段从“悦”“乐”“愠”三方面入手谈学说,“悦”是保全天性、实现志向;“乐”是教英才、成仁德;“不愠”,则是学无弊端,归于正道。
D.全文夹叙夹议,叙述简洁,议论深刻,开头讲述“时习堂”得名来由,中间围绕“时习”展开论说,结尾点明“时习”的意义。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遇有通塞性无加损此其所以不愠也有愠不得谓之君子也乐且不愠乃称纯学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名之曰共学书院,俾闽士有志于圣贤之学者咸可入也。
(2)学不由斯道,如舍康庄而堕坑堑中,弃中国而之四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