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B.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C.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后主,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人们将与刘禅有相似经历的,被俘的割据政权的末代君主均称为后主。
B.旄钺,又称白旄黄钺。白旄是一种军旗,黄钺是以黄金为饰的斧,旄钺指军权。
C.元年,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每个帝王只有一个元年。
D.《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的历史大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诸葛亮深得信任。刘备临终前托孤,若刘禅无能,可取而代之,并封武乡侯,将蜀国托付给诸葛亮。
B.诸葛亮敢于担责。马谡在街亭被张郃打败,他上疏言责,向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的过失。
C.诸葛亮治军严谨。为解决军粮之患,他让士兵屯田,和百姓混杂着居住在一起,却不会去扰民。
D.诸葛亮生活简朴。他的个人生活用品,都是来自官府,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为自己谋取私利。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②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
作者陈寿在文中如何评价诸葛亮的?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