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无忌,东海郯人也。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镇北将军刘牢之即其舅也时镇京口每有大事常与参议之。
初,刘裕尝为刘牢之参军,与无忌素相亲结,因密共图桓玄。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也。甚惧。曰:“刘裕勇冠三军,当今无敌。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其见惮如此。无无忌等次桑落洲,玄部龙骧将军何澹之等率军来战、澹之常所乘舫旌旗甚盛,无忌曰:“贼帅必不居居此,欲诈我耳。宜亟攻之。”谓道规曰:“今众寡不敌,战无全胜。澹之虽不居此舫,取则易获,因纵兵腾之,可以一鼓而败也。”道规从之,遂获战舫。因传呼曰:“已得何澹之矣!”贼中惊扰,无忌之众亦谓为然。 道规乘胜径进,无忌又鼓噪赴之,澹之遂溃;无忌进据巴陵。玄从兄谦、从子振乘间陷江陵,无忌道规进攻谦于马头,攻桓蔚于龙泉,皆破之,进军破江陵。无忌侍卫安帝还京师,以兴复之功,封安成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加散骑侍郎,进镇南将军。
卢循遣别帅徐道覆顺流而下,舟舰皆重楼。无忌将率众以舟师距之。 既及,贼令强弩数百登西岸小山以邀射之,而薄王山侧。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江陵,众遂奔败,无忌尚厉声曰:“取我苏武节来!”节至,乃躬执以督战。贼众云集,登舰者数十人。无忌辞色无挠,遂握节死之。
(节选自《晋书•何无忌传》)
【注】桓玄、卢循都是晋朝叛将。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镇北将军刘牢之/即其舅也/时镇京口/每有大事/常与参议之/
B.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镇北将军刘牢之/即其舅也/时镇京口/每有大事/常与参议之/
C.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镇北将军刘牢之/即其舅也/时镇京口/每有大事/常与参议之/
D.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镇北将军/刘牢之即其舅也/时镇京口/每有大事/常与参议之/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三军”,是军队的统称。周制,诸侯大国统率三军,每一军共一万二千五百人。秦汉以后,为左、中、右三军。
B.古人常用敲击打击乐器发出声响来召集、提醒或报时。文中“一鼓“指的是一更,也就是黄昏人夜之时,相当于现在的19点至21点。
C.旧时君主常把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及大臣、诸侯。“食邑”,就是古代君主赏赐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税作为其俸禄。
D.“节”也叫符节,有好多种类,常指皇帝派出的钦使所持有的信物和标志。当年苏武羁留匈奴,始终拿着符节来激励自己。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叛将桓玄听说何无忌与刘裕共同起兵征讨他,非常害怕。因为他忌惮刘裕的勇猛无敌及何无忌如同其舅的军事才能。
B.何无忌胆大心细,与何澹之交战时,敏锐地判断出何渝之不在指挥船上。于是率军乘势追击,活捉何澹之,取得大胜。
C.何无忌驻军巴陵后,叛将桓玄的堂兄和侄子率军趁机占领了江陵。无忌和道规挥师进兵,先后剿灭各路叛军。
D.突然而至的猛烈西风,帮助贼寇的大船快速逼近了无忌的小船,敌众我寡,无忌毫无惧色,奋勇督战,最后壮烈殉国。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道规乘胜径进,无忌又鼓噪赴之,澹之遂溃。
②既及,贼令强弩数百登西岸小山以邀射之,而薄于山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