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篇】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乙篇】
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其兄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①中,开司马门②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 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节选自《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注:①驰道:也称御道,专供天子行车之路。②司马门:即宫门,每门有司马主管,故名。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其兄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B.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其兄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C.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其兄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D.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其兄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下列对【甲篇】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这里的“诗”是指《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
B.“禽兽”是鸟类和兽类的统称,古代也专指兽类;在文中比喻卑鄙、无人性的人。
C.“枝”同“肢”,“折枝”指按摩肢体。
D.“寡妻”旧指大老婆,嫡妻,贤妻;一说寡德之妻,谦词。文中指贤妻。
下列对【甲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选段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B.首先,孟子以“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巧妙的比喻,从反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
C.“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D.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②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
太祖为什么要杀杨修,请从【乙篇】文中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