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选择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难

    年份:2019

    下列词语中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qù)         酒(xù)          防(tí)         冕(guān) B.热(mēn)        正(kuāng)    贼(máo)      示(zhāo) C.害(qiāng)    自(xǔ)          汤(huò)       阏(shì) D.(huāng)      洗(guàn)        伍(xíng)      池(miǎn)
  • 题型:作文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难

    年份:20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让很多东西或诞生,或成长,或改善,或丰富……它将很多东西引进来,又让很多东西走出去……这一伟大国策,赋予一个古老民族无穷的活力和无尽的挑战。
          作为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读了下面六句话,你对这场关系到国运、人生的变革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鲁迅)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邓小平)
          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
    请以“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为副标题,主标题自拟;并以上述两到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难

    年份:20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声吼

    张爱国

    1943年冬天的雪,真是太大了,我奶奶的四个孩子,最大的我大伯十一岁,最小的我父亲刚满月,都断炊两天了。天黑时分,我奶奶和四个孩子静静地躲在床上,对蹲在门口的我爷爷说:“他爹,再想不到办法,我娘几个熬不过明天了。”

    我爷爷很木讷,半锅烟工夫才“哦”一声,又半锅烟站起来,说:“我,想办法。”我奶奶问他想什么办法,他却不见了。

    除了偷,我爷爷还能想什么办法呢?

    黑天白雪,风大天冷,我爷爷迈开两条大长腿,十里的路,半个钟头就到了。

    透过院门,我爷爷看到,常家灯火通明,常爷端坐厅堂正中的太师椅上,家人依次而坐,下人们一旁站立,一个个神色凝重,偌大的院子里只有风声呼呼。我爷爷上身只穿一件破棉袄,赶路时出了一身汗,现在很冷,只得悄悄走开,钻进村头的一个草堆洞里等。

    我爷爷在草堆洞里睡了一觉后再来时,常家的灯火熄了。我爷爷凭着风雪声的掩护翻进院子,又凭着曾经替东家给常家送过一次粮的印象,很快就摸进了粮仓,又摸到一个褡裢,装上米,再用绳子绑到腰身上。

    从粮仓出来,我爷爷傻了:进来时他是就着院墙外的一棵树才爬上近丈高的墙头的,可院子里没有树,上不了墙。摸索了好一会儿,我爷爷才发现西厢房的一扇窗子靠近院墙,可以就着窗子上墙。我爷爷提提裤脚,就要往窗台上跨——房里的灯突然亮了。我爷爷急忙往下一蹲,缩到窗脚下,双手紧捂口鼻。

    屋里并没有动静。我爷爷悄悄地将身子往后仰了仰,看见雪白的窗纸上映着一个女人的影像,一动不动,似乎只是静静地坐在窗前。

    好一会儿,屋里的女人还是毫无动静,我爷爷轻轻向后捱了几步,隔着窗纸,他依稀认出女人是常家少奶奶。常家少奶奶我爷爷见过,人长得好,心肠也好,那次送粮时她亲自给我爷爷他们几个做苦力的端茶拿点心。

    我爷爷不知道常家少奶奶深更半夜独坐窗前干什么,又探头看,发现她的脸上还挂着泪水,这么好的日子哭什么?我爷爷想起先前在院门外看到的情景,莫非常家也遇到了难事?常家能有什么难事?

    冷,饿,腿脚麻木,我爷爷坐到窗脚下,决定等腿不麻了,就翻出去。

    我爷爷太辛苦了,一坐下就睡着了。

    “咚!”一声响通过墙壁传进我爷爷耳里,很响。我爷爷猛然醒来,院子里除了风雪声什么都没有。我爷爷豁出去了,站起,一脚踏上窗台,另只脚往院墙上一撑,双手往墙头一扒,身子就跃上了墙头。

    “啪!”我爷爷跳下了墙,但不是院外,而是院内——他刚才跃起的同时仿佛看到屋内房梁上挂着一个人,是常家少奶奶。常家少奶奶在上吊,刚才的声响是她踢倒的凳子发出的。

    “救人啊!”我爷爷的一声吼,常家院子顿时醒了,与此同时,我爷爷踢开窗子,窜进房,抱住常家少奶奶。

    “少奶奶,少奶奶……”常家的下人们哭叫着。

    “彩云,你怎么这么傻!”常爷捣着拐杖惊慌失措地走来,看到儿媳妇没大碍,就坐到椅子上,“彩云啊,继业是死是活,还不知道,你再有个三长两短……”

    “爹,继业说了,今天午时带部队回家休整,午时不回,就说明他殉国了。爹,现在什么时候了?继业回不来了,继业和鬼子拼死了。”常家少奶奶扑进一位满脸泪水的老女人怀里,“奶妈,我要随继业去,你们不该救我……”

    “对啊,刚才谁吼的救人?”常爷站起来。

    “是他。”管家指着愣在一旁的我爷爷。

    “你是谁?你是怎么……”常爷突然愣住——他看到我爷爷肩上背着常家的褡裢和米。

    “我……我……”我爷爷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浑身颤抖。

    “我明白了明白了。”常爷丢下拐杖,双手抓着我爷爷的手,“你别怕别怕。”

    “我不怕坐牢,常爷,救救我一家老小。”我爷爷噗通跪下,“常爷,我是贼,你报官吧。”

    “你的一声吼,救了我常家啊。”常爷也噗通跪下,“你是我常家的恩人……”

    就在常爷准备让人挑着粮食送我爷爷回家的时候,他唯一的儿子常继业带着一队人马回来了——他们在路上遭遇了小股日军,加之风雪大,耽误了时间。

    常继业听了事情的原委,当即和我爷爷结拜为兄弟。

    (选自2019年第2期《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关于大雪和“我爷爷”一家境况等背景的交代,迅速将读者拉进情境中,让人唏嘘。

    B. 常家灯火通明,人们端坐、神色凝重等描写,暗示有重大事情发生,对此“我爷爷”并不知情。

    C. “我爷爷”本性善良,所以他看到常家少奶奶上吊时马上想到用救人来救赎自己做“贼”的行为。

    D. 常继业和“我爷爷”结拜为兄弟,这是传统小说常见的大团圆结局,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2】小说以“一声吼”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简要赏析小说的叙事艺术。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难

    年份:20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春之歌(节选)

    杨沫

    整个上午,郑瑾低低地教给她们唱一首监狱的歌子。这个歌子在一九三0年以后,曾流行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的监狱里。

    “囚徒,时代的囚徒!我们并不犯罪!我们都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捕来。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

    囚徒,时代的囚徒!失败是成功之母,胜利终归我们。努力呵锻炼!勇敢呵奋斗!总有一天,红旗将随太阳照遍全球!”

    歌子很长,郑瑾虚弱的身体,只能教给她们这开头和最后的几段,她们三个人整个上午过得很愉快。

    午后三个人都疲惫地睡觉了。道静在睡梦中被推醒。郑瑾低声对她说:

    “林道静同志,我必须告诉你两句话,我也许活不过今天了。请你以后有机会转告党:我真名是林红,去年十月间从上海调来北平工作。不幸叛徒告密,刚刚工作没多久就被捕了。我没有辱没党,尽我一切力量斗争到最后……我希望党百倍扩大红军,加紧领导抗日斗争,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亲爱的同志,也希望你坚决斗争到底,争取做个坚强的布尔塞维克党员……”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薄暗的囚房里闪着熠熠耀人的光辉,多么明亮、多么热烈呵。她不像在谈死——在谈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而仿佛是些令人快乐、令人兴奋和最有意思的事使她激动着。她疲惫地闭着眼睛喘了几口气休息了一会,忽然又睁开那热情的大眼睛问道静:“林,你保证能够把我的话带给组织吗?”

    道静不能再说一句话。她流着泪使劲点着头。然后伸过双手紧握住林红雪白的手指,久久不动地凝视着那个大理石雕塑的绝美的面庞……她的血液好像凝滞不流了,这时只有一个朦胧的梦幻似的意象浮在她脑际:“这样的人也会死吗?……”

    夜晚,临睡觉时,林红脱下穿在身上的一件玫瑰色的毛背心递给道静:“小林,你身体很坏,把这件背心穿在身上吧。”她又拿着枕边一把从上海带来的精美梳子对小俞笑笑,“小妹妹,你喜欢这把梳子吗?我想送给你留做纪念。”

    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两个同时哭了。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

    夜半时分,铁门开了。林红被用一扇门板抬了出去。临出门口,她在门板上向两个难友伸出手来,虽然握不到她们的手,却频频热情地说:“告别啦,小妹妹们!好好保重!”

    门板刚刚抬出病囚房,一阵急雨似的声音,猛然激荡在黑暗的监狱的屋顶,激荡在整个监狱的夜空:

    “打倒反动的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万岁!”

    “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

    “同志们,为我们报仇呀!”

    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这口号声越来越洪大、壮烈、激昂,好像整个宇宙全充满了这高亢的英勇的呼声。

    道静倒在木板床上呼喊着。她抱住那件玫瑰色的毛背心,拼着全部肺腑的力气,和着监狱的全体囚犯一同呼喊着——虽然她微弱的声音也许谁也听不出来。

    小俞没有喊。她像一个被人抢走了妈妈的孩子,看见林红被人用木板向门外一抬,她就跳下床来扑向她去:“郑姐姐!郑姐姐!你别走!你别走呀!……你不能死,你不该死呀!”

    她的后脑碰到墙壁上,她的腰部被卫兵的大皮靴狠狠地踢了一脚。她流着满脸泪水昏了过去。

    并没有枪声。这一夜,林红牺牲的这一夜,又有十个不屈的战士同时被活埋了。

    囚房里冷清清,只剩下道静和小俞两个人了。她们互相摸索着,紧紧地把瘦削的手指握在一块儿,好像两个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互相偎依在一起。

    “林姐姐,现在就剩下咱两个啦,我,我,……我只有你一个亲人啦!”

    小俞抱住道静的头痛哭着。她哭林红,也哭自己明白这世界上的事太晚了。虽然她才只有十六岁,但是她却惭愧自己过去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

    “小俞,好妹妹,不要哭啦!”道静含着满眶热泪在黑暗中温存地抚摸着她的头发,“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郑姐姐的血……”

    林红一死,不知不觉地,道静竟自动代替了她的任务。对于小俞,她怀着母性的也是同志的感情,把教育她、关怀她的责任担负到自己的肩上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按时间顺序展现了郑瑾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教唱狱歌、临终嘱托、被秘密处死的全过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B. “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既是对恶劣社会环境的实写,又是对人物遭遇的不祥预示。

    C. “郑姐姐!郑姐姐!你别走!你别走呀!……你不能死,你不该死呀!”个性化的语言表明此时的小俞还只是一个比较幼稚的女学生。

    D. 小说设置的三位女性共同组成了女性革命者群像,表达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共产党人无畏艰险、前仆后继、力争胜利的时代诉求。

    2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在狱中经历了思想成长的三个阶段,请从文中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3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情感抒发节制有度,《青春之歌》的情感抒发则显得奔放炽烈。小说节选部分是如何实现这种艺术效果的?

  • 题型:选择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难

    年份:2019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B.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