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的艰苦的奋斗!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
           以上是方志敏在红军长征途中不幸被捕后,写于狱中的遗著《可爱的中国》的片段。在今天读来,你有怎样的感受?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学校“五四”青年节活动中作一次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编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
    B.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D.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
    B.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
    C.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
    D.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
    B.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言人。
    C.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D.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田,字公载,澶渊人。登进士第。欧阳修荐其才,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敏建策增七郡塘水,通判集议,田曰:“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因奏疏极论,谪监郢州税。久之,通判冀州。内侍张宗礼使经郡,酣酒自恣,守贰无敢白者,田发其事,诏配西陵洒扫。摄度支判官。袷享,又请自执政下差减赉费,唐介论其亏损上恩,出知蕲州。移桂州。 异时蛮使朝贡假道,与方伯抗礼,田独坐堂上,使引入拜于庭。土豪刘纪、庐豹素为边患,讫田去,不敢肆。京师来戍,不习风土,往往病于瘴疠,田奏罢戍。或告交耻李日尊兵九万,谋袭特磨道,诸将请益兵,田曰:“交耻兵不满三万,必其国有故,张虚声以吓我耳。”谍既得实,果其兄弟内相残,惧边将乘之也。宜州人魏利安负罪亡命西南龙蕃,从其使入贡,凡十反,至是龙以烈来,复从之。 田因其入谒,诘责之,枭其首,欲并斩以烈,叩头流血请命。田曰:“汝罪当死,然事幸在新天子即位赦前,汝自从朝廷乞恩。”乃密请贷其死。熙宁初,知广州。广旧无外,民悉野处,田始筑东城,赋功五十万,两旬而成。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曰:“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而获。城既就,东南微陷,往视之,暴卒,年五十四。田为人伉直自喜。临政以清女弟聘马军帅王凯欲售珠犀于广顾曰南海富诸物但身为市舶使不欲自污尔作钦贤堂,绘古昔清刺史像,日夕师拜之。苏轼尝读其书,以侔古廉吏。
    (选自《宋史•张田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临政以清/女弟聘马军帅王凯/欲售珠犀于广顾/曰/南海富诸物/但身为市舶使/不欲自污尔/
    B.临政以清/女弟聘马军帅/王凯欲售珠犀于广/顾曰/南海富诸物/但身为市舶使/不欲自污尔/
    C.临政以清/女弟聘马军帅/王凯欲售珠犀于广顾/曰/南海富诸物/但身为市舶使/不欲自污尔/
    D.临政以清/女弟聘马军帅王凯/欲售珠犀于广/顾曰/南海富诸物/但身为市舶使/不欲自污尔/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文中意为皇帝下达命令。
    B.太庙是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立的用于祭祀其祖先的礼制性建筑。
    C.禁兵,即禁军,是封建时代由皇帝直接控制,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D.郭,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即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如《木兰诗》中“出郭相扶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张田处事镇静,很有主见。有人谣传交阯国军队图谋来犯,他冷静分析,指出这是他们在虚张声势吓唬人,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混乱。
    B.张田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他反对扰民的提议,揭发放肆的官员,请求减少官员们的赏赐;他在广州时,为民办实事,不幸在任上去世。
    C.张田很有威望,为官刚直。他为官一方,一向是边界祸患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逃犯魏利安和龙以烈勾结,他毫不留情地处死了他们。
    D.张田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他曾经拒绝亲戚提出的无理要求,把古今清廉的刺史视为偶像,苏轼把他跟古代的廉吏相提并论。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异时蛮使朝贡假道,与方伯抗礼,田独坐堂上,使引入拜于庭。
    ②田因其入谒,诘责之,枭其首,欲并斩以烈,叩头流血请命。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月6日,媒体发布消息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10月将在北京办书法展。展览将首次呈现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书写实践,展示近百幅书法作品,从笔墨方寸之间,展现莫言作为著名的当代作家,与古典、传统、书法艺术以及当下日常生活的对话。莫言自幼对书法兴趣甚浓,近些年更是醉心于笔墨之趣。在展览前言中莫言称自己用毛笔写字是为了向老祖宗和书法家致敬。
    消息甫一发出,即遭到网友们的议论:“莫言你可以写书!染指书法已是对艺术的亵渎!功成须自重!”“莫言您要稳一些,不要为钱出风头。”“知识界要改变一下向钱看的怪病了。”
    10月14日,莫言的“墨迹展”如期举行。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评价莫言先生的毛笔字“大气有真趣”。
    对莫言举办书法展,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见解,不得少于800字。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9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襄子以晋阳之城霸,智伯以三晋之地擒,湣王以大齐亡,田单以即墨有功。故国之亡也,虽大不足恃;道之行也,虽小不可轻。由此观之,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也;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故乱国之君,广其地而不务仁义,务高其位而不务道德, 是释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故桀囚于焦门而不能自其所行,而悔不杀汤于夏台。纣居于宣室而不反其过,而悔不诛文王于羑里。二君处强大势位,修仁义之道,汤武救罪之不给,何谋之敢当?若上乱三光之明,下失万民之心,虽微汤武,孰弗能夺也? 今不审其在己者,而反备之于人,天下非一汤武也,杀一人则必有继之者也。且汤武之所以处小弱而能以王者,以其有道也;桀、纣之所以处强大而见夺者,以其无道也。今不行人之王者,而反益己之所以夺,是趋亡之道也。
    秦穆公使孟明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帅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晋先轸举兵击之,大破之殽。郑伯以存国之功赏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矣。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遂其属徙东夷,终身不反。故仁者不欲伤生,知者不以利害义。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zhuó)。
    仁者,百姓之所慕也。义者,众庶之所高也。为人之所慕,行人之所高,此严父之教子,而忠臣之所以事君也。然世或用之身死国亡者,不同于时也。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作者看来,国家的存亡不取决于土地面积的广大,而取决于是否实施王道。
    B.夏桀、殷纣时导致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作者认为是因为商汤和周武王的出现。
    C.弦高拒绝了国君的奖赏,因为他认为用欺诈行为换取奖赏会败坏国家的风气。
    D.王孙厉鼓动楚国灭亡了徐国,主要原因是害怕将来会臣服于强大起来的徐国。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是释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
    ②今不审其在己者,而反备之于人。

    选文围绕“仁”提出了哪些观点?请结合文意进行简要概括。

    “仁”是《论语》的基本思想,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到今天更是发扬光大。请从下面所列《论语》关于“仁”的言论中选择一则,谈谈你对其意义的理解和它的影响。
    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②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③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④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入选。
    【链接】“锦鲤”被认为是“好运”的象征,隐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浙江等地提出“政府要努力做好‘店小二’”,是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店小二”由此演化出新义。“确认过眼神“,原本是林俊杰的歌曲《醉赤壁》里的一句歌词:“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多用于人们面对海量消息甚至虚假信息时希望得到“确认”“甄别”的情况。“退群”本是源于微信群的网络用语,但随着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接连退出一些国际协议或组织,被形象地称为“退群”,并广泛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杠精”,是指不问真相、不求是非、为反对而反对的人。
           年度流行语凝聚了时代的缩影,记录了对社会的观察,蕴含着对生活的体悟。年终,某报社开辟专栏《2018年度流行语之我见》,请你从以上十大流行语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阐述你的认识,参与专栏讨论。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即危行,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庄公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侍者曰:“不可。”崔杼怒,称病不视事。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公逾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晏婴立崔杼门外,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门开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人谓崔杼:“必杀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茀星将出,彗星何惧乎?”公曰:“可禳否?”晏子曰:“ 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
    (节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B.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C.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D.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晏子节俭谦恭,不以地位傲人。他长期担任齐相,辅佐三任国君,却不事奢华。他出门时思虑深沉,神态谦恭,得到人们尊敬。
    B.晏子尊重贤人,乐于举荐贤人。越石父向他表示不满,他从善如流,尊他为上客。手下因妻子的不满改变行为,晏子深表欣赏。
    C.晏子灵活处事,不愿愚忠牺牲。他说话讲究时机。庄公因为自身行为不检点而被弑身亡,晏子虽然不满崔杼犯上,但拒绝为庄公而死。
    D.晏子不畏君上,敢于直言进谏。在众人都阿谀君上时,他直言君上对百姓苛刻,横征暴敛,严刑峻法,招致民怨,将导致齐国的大灾难。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②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琼,家世燕人。琼少勇鸷无赖,为盗。 事败,将磔于市,暑雨创溃,伺守者稍怠,即掣钉而遁。事王审琦,尹京邑,知其材勇,召置帐下。太宗尝侍宴禁中,甚醉,及退,太祖送至苑门。时琼与戴兴、王超、李斌、桑赞从,琼左手执靮,右手执镫,太宗乃能乘马。太祖顾琼等壮之,因赐以控鹤官衣带及器帛,且勖令尽心焉。太宗即位,御龙直指挥使。从征太原,命押弓弩两班,合围攻城。坐事,出为许州马步军都指挥使。会有龙骑亡命卒数十人,因知州臧丙出郊,谋劫其导从以叛。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挟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后舍登墙以拒。贼首青脚狼者注弩将射琼,琼引弓一发毙之,遂悉擒送于州。丙上其事。会将北伐,召归。授马步军都军头、领蓟州刺史、楼船战棹都指挥使,步船千艘赴雄州。又城易州。师还,为天武右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端拱二年,出为并州马步军都部署,时潘美亦在太原。旧制,节度使领军职者居上,琼以美旧臣,表请居其下,从之。戍兵有以廪食陈腐哗言者,琼知之。一日,出巡诸营,士卒方聚食,因取其饭自啖之,谓众曰:“ 今边鄙无警,尔等坐饱甘丰,宜知幸也。”众言遂息。咸平三年,,以手创不任持,诏执梃入谒,授殿前都指挥使。景德中,车驾北巡。时前军已与敌接战,上欲亲临营垒,或劝南还,琼曰:“敌师已老,陛下宜亲往,以督其成。”上悦,即日进幸澶渊。明年,以罢兵,料简兵卒,诸班直十年者出补军校,年老者退为本班剩员。琼进曰:“此非激劝之道,宿卫岂不劳乎?”自是八年者皆得叙补焉。卒,年七十二,赠侍中。
    (选自《宋史•高琼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挟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后舍/登墙以拒/
    B.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挟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后舍/登墙以拒/
    C.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挟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后舍/登墙以拒/
    D.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挟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后舍/登墙以拒/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庙号分等级,一般开国皇帝用“祖”,第二代起用“宗”,但“太宗”贵于“世祖”。B.擢,表官职提拔或晋升,与下文“出为许州马步军都指挥使”中的“出”意思相反。
    C.代还,既指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到朝廷任职,又可指军队被调回到原地驻防。
    D.笏,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自唐高祖起有品第之分,执象笏的官员官职较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高琼武力勇猛,拥有将帅之才。太宗担任京兆尹时,召他在帐下做贴身侍卫;太宗宴饮大醉,他左手抓马靮,右手执马镫,助其乘马,深得太祖赏识。
    B.高琼屡从征伐,力济国家之难。他随太宗征讨太原,带领两班弓箭手,合力围攻城池;朝廷北伐时,他临危受命,率船千艘赶赴雄州,后又建易州城。
    C.高琼明晓理道,处理事务得体。他出任并州马步军都部署,上表请求位居老臣潘美之下;他取饭自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息仓廪粮米陈腐的谣言。
    D.高琼练于军事,积极向上建言。澶渊之役,他慷慨陈词,促成了陛下亲征以督勉将士;朝廷精简兵卒,他上奏建议戍边八年的可补军校,最终被采纳。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事败,将磔于市,暑雨创溃,伺守者稍怠,即掣钉而遁。
    ②今边鄙无警,尔等坐饱甘丰,宜知幸也。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会上,南都记者程姝雯抢到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问道:“总理,今年还会放‘五一’长假吗?”总理回答:我们会让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
           材料二: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公布假期调整:2019年5月1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4天。
           材料三:众网友:感谢总理,也感谢这位记者小姐姐最后那一问。
           读了上述材料,不知你有怎样的想法和思考?请结合你所掌握的材料,结合当今的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19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我不太相信弯道超车,更欣赏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马化腾
    (2)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德国】约翰,菲尔特
    对于以上名言或警句,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