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难

    年份:2016

    (2016•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绵绵土
    牛汉
    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在热的沙漠上。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辞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神话。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乎乎的。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我的仙园老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她常常说这句话。
    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神秘。
    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绵绵土回来!”“做甚用?”我真的不明白。
    “这事不该你问。”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虔诚的神情,“可不能扫粗的脏的。”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我当然晓得,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朴楞楞地清理它们的羽毛。
    两三天之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成那么红的。他的奶名就叫“红汉”。
    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注释】①滹(hū)沱河:水名,发源于山西,流入河北。
    (1)根据全文,概括作者笔下“绵绵土”的特点。
    (2)简要介绍作者家乡关于“绵绵土”的习俗。
    (3)文章第二段中加点的“伏”能否换成“趴”?请说明理由。
    (4)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分析方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难

    年份:2015

    (2015•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钱是多么快活!”坐在茶几旁的肖夫人,当她拿起精致的银茶壶倒茶时,心里也许是这样想的。她身上的穿戴,屋里的陈设,无不显示出家财万贯的气派。她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然而,由此而认定她是个轻浮的人,却是不公平的。
    “你喜欢这幅画,我很高兴,”她对面前那位正襟危坐的年轻艺术家说,“我一直想得到这幅名作,这是我丈夫上星期给我买的。”
    “美极了!”年轻人赞许地说,“你真幸运。”
    肖夫人笑了,那两条动人的柳眉扬了扬。她的双手细嫩而白皙,犹如用粉红色的蜡铸成似的,把那只金光灿灿的戒指衬得更加耀人眼目。她举止娴静,既不抚发整衣,也不摆弄小狗或者茶杯。她深深懂得,文雅能给予人一种感染力。
    “幸运?”她说,“我并不相信这套东西。选择才是决定一切的。”
    年轻人大概觉得,她将富有归于选择两字,未免过于牵强。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很有分寸地点点头,让肖夫人继续说下去。
    “我的情况就是个明证。”
    “你是自己选择当有钱人的罗?”年轻人多少带点揶揄的口吻。
    “你也可以这样说。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拙笨的学生”肖夫人略为一停,故意给对方说,点恭维话的机会。
    “你看,”肖夫人继续说,“我那时只知道玩,身上又有一种叫什么自然美的东西,但却有两个年轻人同时爱上了我。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爱上我。”
    年轻人似乎已横下心不说任何恭维的话,但也没有流露出任何烦躁的神色。他太固执了,怎么也不肯逢迎。
    “两个当中,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学艺术的学生,”肖夫人说,“他是个浪漫可爱的青年。他没有从商的本领,也没有亲戚的接济。但他爱我,我也爱他。另外的一个是一位财力显赫的商人的儿子。他处事精明,看来前程未可限量。如果从体格这个角度去衡量,也可称得上健美。他也像那位学艺术的学生一样倾心于我。”
    靠在扶手椅上的年轻人赶忙接住话茬,免得自己打呵欠。
    “这选择是够难的。”他说。
    “是的。要么是家中一贫如洗,生活凄苦,接触的尽是些蓬头垢面的人。但这是罗曼蒂克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要么是生活无忧无虑,一切都应有尽有…要是能两全其美就好了。”                   肖夫人的声调渐渐变得有点伤感。
    “我在犹豫不决的痛苦中煎熬了一年,始终想不出办法。很清楚,我必须在两人当中作出选择,但不管怎样,都难免使人感到惋惜。最后”肖夫人环视了一下她那华丽的客厅,“最后,我决定了。”
    就在肖夫人要说出她如何选择的这相当戏剧性的时刻,外面进来了一位仪表堂堂的先生,谈话被打断了。他吻了一下肖夫人,肖夫人继而将年轻人介绍给她的丈夫。
    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谈了十五分钟。肖先生说,他今天碰见了“可怜的老迪克·罗杰斯”,还借给他一些钱。
    “你真好,亲爱的。”肖夫人漫不经心地说。
    肖先生稍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
    “可怜的迪克·罗杰斯,”肖夫人喟然叹道,“我料你已猜到了,那就是另外的一个。我丈夫经常周济他。”
    “令人钦佩。”年轻人想不出更好的回答。他该走了。
    “我丈夫经常关照他的朋友,我不明白他哪来这么多时间。他工作够忙的。他给海军上将画的那幅肖像…”
    “肖像?”年轻人十分惊讶,猛然从扶手椅上坐直了身子。
    “是的,肖像。”肖夫人说,“哦,我没有说清楚吧?我丈夫就是那位原来学艺术的穷学生。
    我们现在喝点东西,怎么样?”
    年轻人点点头,似乎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选择》,有删改)
    (1) 简要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
    (2) 小说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3) 小说的结局有何特点?请列举一篇你所学过的具有类似特点的小说。
    (4) 简要分析肖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5) 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些非常重要的选择,比如专业、职业、朋友、伴侣等。简要谈谈小说中肖夫人的选择给你的启示。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难

    (2014•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列各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 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气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②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
    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的说。
    “可不是吗……”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注]①本篇选自鲁迅的《野草》。②头钱:旧社会提供赌博场所的人向参与赌博者抽取一定数额的钱,叫做头钱,也称“抽头”。侍候赌博的人,有时也可从中分得若干。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奴才主要从哪三个方面诉说了自己悲惨的生活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用象征和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奴才、聪明人和傻子三个截然不同的人物,表现了 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和国民性的深刻认识,这三个人对待奴才的悲惨生活分别抱有怎样          的态度?用简要的语句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语言极富个性化。试从文中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和“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地回答他”两句中的“似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结尾似乎解决了奴才的问题,奴才也高兴起来。你认为这是一个圆满结局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难

    (2013•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回家
    海子少年时在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区上中学,距家20余里,公共汽车车票是八分钱。每个星期六,海子都要风雨不误地乘车赶回家。
    那一天,海子的弟弟妹妹们,会早早地立在门口,等海子回来,好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比平常略微强一点的饭菜。第二天,再跟海子哥到城外的小河套里去玩去疯。 
    有一回,爹对海子说:“海子,你……以后不到过节或放长假,平常就不要回来了……” 
    爹说得挺   ▲  (犹豫  坚决)。海子知道,爹每月工资76元。海子还有两个哥哥,都很有出息,在外地上大学,娘没有工作。海子每个星期的来回路费,一角六分钱,对这个家庭很重要。 
    于是,海子连着两个星期没有回家。 
    又一个星期六,天已很晚,风刮得很大,海子突然回来了。爹和娘有些惊喜,又有些生气。海子就气喘吁吁地说:“爹,娘,你们别不高兴,我没坐车,我是跑着回来的。” 

    过后,娘赶忙给海子做饭,热几个煎饼,再做一锅玉米面糊糊,想想,又狠狠心放了好几滴荤油,很幸福地看海子唏哩呼噜地大口喝,喝得很香。
    就这样,日子滑过很长的一段。 
    又有一回,娘思虑许久,还是对海子说:“海子,这样下去还是不行啊!你看你的鞋,过去半年一双,现在两个月就得一双……” 
    海子不语。
    海子又是好几个星期没有回家。 
    海子再回家时,地冻天寒,娘老远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 
     
    海子看着爹娘,怯怯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 
    娘猛地搂住海子,紧紧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去,外面很冷,爹站在院里一动不动。 
    这些都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海子已近中年,是一名威风凛凛的警官。 
    每到周末,海子的父母家会很红火很热闹。哥哥、弟弟和妹妹都会带着家人来看爹娘,老少三辈十多口人,围在一张丰盛的大餐桌旁……亲情洋溢,其乐融融。 
    可海子却极少回来。倒是海子的媳妇常领着女儿回来,拎一堆花花绿绿的营养品,说是海子让带来的。 
    有时候,娘就会忍不住对爹说:“原先天再冷,光着脚跑再远的路,海子也要回家。可如今生活好了,海子怎么就不回来了呢?” 
    爹就会对娘说:“你又不是不晓得,海子是做警察的,工作忙哩。”爹和娘都知道,海子是个好警察,海子任所长的派出所连续几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基层单位。 
    后来,在处理一起突发案件时,走在最前面的海子受了重伤,当时就有些不行了。送医院急救的路上,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多月没回家了……”说完,就真的不行了。 

    亲戚朋友也都哭,后来,就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海子走的时候是鲜花簇拥,身上盖着国旗的……” 
    爹呜咽:“海子是好样的!可海子再也回不了家了…… ”
    娘却说:“不,海子永远回到了家,再也不走了。”娘捧着海子的遗像,泪珠儿滴滴掉在海子脸上。
    (1)说说本文划线句子中省略号的含义。
    (2)各用一句话概括海子生前两次回家 的经历。
    (3)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加点的三个句子分别表现了爹娘怎样的心理。
    (4)本文在塑造人物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5)概括海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6)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憩息的驿站,家是避风的港湾……结合个人生活体验。简要写一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回家的经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