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字行。童幼时,精神端,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 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莱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 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私禄营葬。曰:“ 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徽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故字行
    B.每约言服之
    C.混刘毅党见诛
    D.自私禄营葬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谢弘微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过继给司空琰作第二个儿子。
    B.谢弘微年轻时因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而受到继叔父混的夸赞和赏识。
    C.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后,将家业交给谢弘微掌管打理。
    D.谢弘微去世后,皇帝感到痛惜,给与他很高的礼遇。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______
    A.所继叔父混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所继叔父混/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所继叔父混/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所继叔父/混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从叔”,即父亲的堂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从弟”,即堂弟。
    B.“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在本文中喻指家世显赫。
    C.“姻亲”是以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与“血亲”关系不同。
    D.“母忧”是指母亲故去,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②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③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体现了谢弘微的哪些特点?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
    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于江湖,变名易姓,之陶,为朱公。 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②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能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③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注释]①治生:经营致富 ②疏邑弟:远房兄弟 ③时变: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数的变化 ④增:丝织品 ⑤谷:山谷 ⑥丹穴:朱砂矿 ⑦管:估量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乃乘扁舟于江湖 ______
    献遗戎王 ______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项。
    ①子孙业而息之 ______
    A.继承
    B.研究
    C.整治
    D.修建
    ②能饮食,忍嗜欲 ______
    A.减少
    B.轻视
    C.迫近
    D.清淡

    给第①段划线句用“/”断句。
    朱 公 以 为 陶 天 下 之 中 诸 侯 四 通 货 物 所 交 易 也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综合第②段判断对白圭“治生”成功因素说法不当的项是 ______
    A.时变我变,取与有道
    B.吃苦耐劳,克勤克俭
    C.仁爱忠厚,取少与多
    D.抓住机遇,果断出手

    结合上文第①和③段内容,请对范蠡和乌氏倮的经商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2年世界杯的主办权落在中东小国卡塔尔手里。卡塔尔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与2022年世界杯竞争对手美、韩等国家相比,卡塔尔根本就没有优势可言:首先,它是一个常年受干旱、高温困扰的国家;其次,它的地域狭小;再者,它的人口稀少……但是,卡塔尔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说,炎热会催生他们改变的决心,他们将会给所有的球场安装空调冷却系统,让球场处于恒温状态;国土狭小,参赛的球队就不用转场了;人口不多,能把更多球票留给外国球迷……对此观点,国际足联大为赞赏。
    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子瞻酷嗜陶令诗,其淡而适也。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 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浓者不复薄,甘者不复辛,唯淡也无不可造;无不可造,是文之真变态也。风值水漪生,日山而岚出,虽有顾吴,不能设色也,淡之至也,元亮之。欲以人力取淡,刻露之极,遂成寒瘦。故望岫焉而却,其才非不至也,非淡本色也。
    里呙氏,世有文誉,而遂溪公尤多著述。前后为令,不及数十日,辄自罢去。家甚贫,出处志节,大约似陶令,而诗文之淡亦似之。 非似陶令也,公自似也。公之出处,超然甘味,似公之性;公之性,真率简易,无复雕饰,似公文。故曰公自似者也。今之学陶者,率如响拓,其勾画是也,韵致非,故不类。公以身陶,故心而言,皆东篱也。余非谓公之才遂超人,而公实淡之本色, 故一往所诣,古人或有至有不至耳
    余束发已知向慕公,近者吴川公其家集,始获尽三世之藏。吴川者,公仲子,高才邃学,为令伉直著声,阅数月亦去,遵先辙也。怀公集三十年,出入必俱,今春始成帙。吴川自出机轴,气隽语快,博于取材而藻于属辞。 比之遂溪,盖由淡而造于色态者,所谓秋水芙蓉也。昔陶氏五男,不好纸笔,而遂溪之后,云蔚霞起。余邑不能文而耻言文,最为恶习。独呙氏能世擅其业。噫!彼安知乌衣诸郎史所艳称若此也!
    (取材于《袁宏道文集》卷三十五)
    【注】①陶令: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县令。 ②顾吴:顾恺之和吴道子,历史上擅长着色的画家。③遂溪公:即后文中“家集”作者之一,曾任遂溪县令。 ④响拓,指像得到回声和拓片一样去复制。⑤向慕:向往思慕。 ⑥乌衣诸郎: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于乌衣巷,他们的子弟被称为“乌衣郎”。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_____
    A.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
    那无法刻意去制造的,它们是文字作品中真正的性灵所在
    B.非似陶令也,公自似也
    不是说他写的文章像陶渊明,而是说他写的文章像他自己
    C.故一往所诣,古人或有至有不至耳
    因此他一往直前到达的高度,古代有人到过也有人未到过
    D.比之遂溪,盖由淡而造于色态者
    与遂溪先生比,大概平淡而外的颜色样貌修饰是不足之处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陶渊明的“淡而适”,有自然界中“漪生”“岚出”一般的美妙。
    B.那些像陶渊明一样追求“淡”的人,是想借其掩盖自己才气不足。
    C.遂溪先生的文章“真率简易,无复雕饰”,与陶渊明的作品神似。
    D.作者期待呙氏家族的“文誉”及创作,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本文中作者关于写作的主张是什么?以文章第一段文字为例,简要解说作者是如何来阐释自己的主张的。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伊尹【1】五就桀,或疑曰:“汤之仁闻且见矣,桀之不仁闻且见矣, 夫何去就之亟也?”柳子曰:“恶!是吾所以见伊尹之大者也。彼伊尹,圣人也。圣人出于天下, 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思曰:‘汤诚仁,其功迟;桀诚不仁,朝吾从而暮及于天下可也。’于是就桀。桀果不可得,反而从汤。既而又思曰:‘尚可十一乎?使斯人蚤被其泽也。’又往就桀。桀不可而又从汤。以至于百一、千一、万一,卒不可,乃相汤。汤为尧、舜,而人为尧、舜之人。是吾所以见伊尹之大者也。仁至于汤矣,四去之;不仁至于桀矣,五就之。大人之欲速其功如此。不然, 汤、桀之辨,一恒人尽之矣,又奚以,圣人之足观乎?吾观圣人之急生人,莫若伊尹,伊尹之大,莫若于五就桀。”
    (取材于唐•柳宗元《伊尹五就桀赞》)注释:【1】伊尹: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曾五次投靠夏桀、五次投靠商汤,最终受用于汤。

    人称之曰“伊、吕【1】”,以其道相近、心一而功同也。余以为伊、吕之功同,其道、其心则异。其君无道,其国将必亡,在畎亩之中,不以其君无道而遂忘其君,不以其国将必亡而遂弃其国,五往就之,见其君,进其说,欲其君之克念其国之不亡,夏未祀,伊 尹之心也。其君无道,其国将必亡,遂弃其国, 晏安坐于磻溪之中,忍其君不道,俟其国将亡者,吕望之心也。然伊尹卒不得听,桀卒不能知善,夏卒不能复存,终归于汤,而桀 灭夏。先就其君而君不从,不忍其民之涂炭,然后归汤,得君子去就之道矣。 向若桀能纳伊尹之谋,克念作圣,夏之祀未殄矣。望之心曷尝及于此乎?君暴虐于上,民涂炭于下,国之祀日坠矣,不一起往说其君,救其民,存其国祀,以归于文王,佐武伐纣灭商。望之心 不如伊尹之心,望之道不若伊尹之道万分之一。纣有悔乱改过之心,以望为太公,黜其恶改而从于善,商之社未矣。惜乎望之不一往也。
    (取材于宋•石介《伊吕论》)注释:【1】吕:指吕望,姓姜,名尚,字子牙。周朝政治家、军事家,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①⑤
    B.②⑦
    C.③⑥
    D.④⑧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夫何去就之亟也:为什么在汤、桀之间多次往复呢
    B.不夏商其心:他心中所想的不是夏也不是商
    C.汤、桀之辨,一恒人尽之矣:汤和桀的区别,一个普通人都能明白
    D.晏安坐于磻溪之中:岂能安心地坐在磻溪之中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柳宗元对伊尹“五就桀”的行为高度赞赏,却受到了众人的质疑。
    B.石介肯定了伊尹与吕望同道同功的说法,但认为吕望不及伊尹。
    C.两则短文都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解释伊尹行为的合理性。
    D.两则短文都表达了对现实中没有像伊尹这样的人物的惋惜之情。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向若桀能纳伊尹之谋,克念作圣,夏之祀未殄矣。

    柳宗元认为伊尹是圣人,石介认为伊尹是君子,请分别简述他们这样评价的理由。

    从下面的三则《论语》中任选一则,回答问题。
    ①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②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③孔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a.解释这则《论语》的句意。
    b.结合这则《论语》和上面任意一则短文,谈谈你对“忠”的理解。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迪,临川南城人也。少居山谷,有膂力,能挽强弩,以弋猎为事。侯景之乱,迪宗人周续起兵于临川,梁始兴王萧毅以郡让续,迪召募乡人从之,每战必勇冠众军。续所部渠帅,皆郡中豪族,稍骄横,续颇禁之,渠帅等并怨望,乃相率杀续,推迪为主,迪乃据有临川之地,筑城于工塘。周文育之讨萧勃也,迪按甲保境,以观成败。文育使长史陆山才说迪,迪乃大出粮饷,以资文育。勃平,以功加振远将军,迁江州刺史。
    高祖,王琳东下, 迪欲自据南川,乃总召所部八郡守宰结盟,声言入赴,朝廷恐其为变,因厚慰抚之。世祖,进号安南将军。熊昙朗之反也,迪与周敷、黄法抃等率兵共围昙朗,屠之,尽有其众。王琳败后,世祖征迪出镇湓城,又征其子入朝,迪趑趄顾望,并不至。豫章太守周敷本属于迪。至是与黄法抃率其所部诣,世祖录其破熊昙朗之功,并加官赏,迪闻之,甚不平,乃阴与留异相结。及讨异,迪疑惧不自安,乃使其弟方兴率兵袭周敷,敷与战,破之。天嘉三年春,世祖乃下诏赦南川士民为迪所诖误者,使江州刺史吴明彻都督众军,与高州刺史黄法抃、豫章太守周敷讨迪。
    初,侯景之乱也,百姓皆弃本业,群聚为盗,唯迪所部,独不侵扰,并分给田畴,督其耕作,民下肆业,各有赢储,政教严明,征敛必至,余郡乏绝者,皆仰以取给。迪性质朴,不事威仪, 然轻财好施,凡所周赡,毫厘必钧,讷于言语,而襟怀信实,临川人皆德之。至是并共藏匿,虽加诛戮,无肯言者。世祖遣都督程灵洗击破之,迪又与十余人窜于山穴中。日月转久相随者亦稍苦之后遣人潜出临川郡市鱼鲑足痛舍于邑子邑子告临川太守骆牙牙执之令取迪自效。因使腹心勇士随入山中,诱迪出猎,伏兵于道傍,斩之,传首京都。
    (选自《陈书•周迪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日月转久/相随者亦稍苦之/后遣人潜出/临川郡市鱼鲑/足痛/舍于邑子/邑子告临川太守骆牙/牙执之令/取迪自效
    B.日月转久/相随者/亦稍苦之/后遣人潜出临川郡市鱼鲑/足痛/舍于邑子/邑子告临川太守骆牙/牙执之令/取迪自效
    C.日月转久/相随者亦稍苦之/后遣人潜出/临川郡市鱼鲑/足痛/舍于邑子/邑子告临川太守骆牙/牙执之/令取迪自效
    D.日月转久/相随者亦稍苦之/后遣人潜出临川郡市鱼鲑/足痛/舍于邑子/邑子告临川太守骆牙/牙执之/令取迪自效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受禅”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B.“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一般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C.“阙”是指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诣阙指赴朝堂或指赴京都。
    D.“王师”指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如“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王师”。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周迪作战勇敢,被拥为主。侯景叛乱时,周迪跟随周续作战,每次战斗必定勇冠三军;后周续对部下严加约束,被部下怨恨而杀,大家推举周迪为主。
    B.周迪明辨局势,受到封赏。周文育讨伐萧勃时,周迪按兵不动观望成败;后来周迪主动提供大量粮饷来资助周文育,平定萧勃后他因功加封为振远将军。
    C.周迪心有不平,怒而反叛。世祖因周敷、黄法抃等打败熊昙朗的功劳,对他们升官赐赏,周迪知道后甚感不平,就和留异勾结,并派弟弟领军袭击了周敷。
    D.周迪体恤民情,受民保护。侯景叛乱时,周迪保境安民,政教十分严明;世祖讨伐周迪时,百姓感念其德,虽遭诛戮,也无人说出他的踪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迪欲自据南川,乃总召所部八郡守宰结盟,声言入赴,朝廷恐其为变,因厚慰抚之。
    ②然轻财好施,凡所周赡,毫厘必钧,讷于言语,而襟怀信实,临川人皆德之。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善为古文,辞必己出,峻洁刻厉,多微辞。
    至治元年,天下士于廷,本为第一人,赐进士及第,授翰林修撰。泰定元年春,除监察御史,首言:“逆贼铁失等虽伏诛,其党枢密副使阿散,身亲弑逆,告变得不死,窜岭南,乞早正天讨。”国制,范黄金为太庙神主。仁宗室盗竟窃去,本言:“ 在法,民间失盗,捕之违期不获犹治罪;太常失典守,及在京应捕官,皆当罢去。”又言:“中书宰执,日趋禁中,固宠苟安,兼旬不至中堂,壅滞机务,乞戒饬臣僚,自非入宿卫日,必诣所署治事。”皆不报。
    逾月,调国子监丞。夏,风烈地震,有旨集百官杂议弭灾之道,时宿卫士自北方来者,复遣归,乃百十为群,剽劫杀人桓州道中。既逮捕,旭灭杰奏释之。蒙古千户使京师,宿邸中,适民间朱甲妻女车过邸门,千户悦之,并从者夺以入, 朱泣诉于中书,旭灭杰庇不问。本适与议,抗言:“铁失余党未诛,仁庙神主盗未得,桓州盗未治,朱甲冤未,刑政失度,民愤天怨,灾异之见,职此之由。”辞气激奋,众皆耸听。冬,移兵部员外郎。
    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 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自任。居官清慎自持,饘粥至不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历仕通显,犹赁屋以居。及卒,非赙赠几不能给棺敛,执绋者近二千人,皆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及国子诸生,未尝有一杂宾,时人荣。本所著有《至治集》四十卷,行于世,谥正献。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______
    A.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
    B.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
    C.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
    D.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

    以下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主人公正直品性的一组是 ______
    ①必己出,峻洁刻厉,多微辞
    ②“太常失典守,及在京应捕官,皆当罢去”
    ③“刑政失度,民愤天怨,灾异之见,职此之由”
    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
    ⑤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自任
    ⑥居官清慎自持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宋本很聪颖,幼时就超出常人。但他并不自恃有才,能主动求教,造诣不断加深。他在尚未成年时,就开始招收学生教授。
    B.宋本在担任监察御史时,他忠于职守,主张讨伐曾参与叛乱而未被处死的枢密副使阿散,结果,其意见未被呈报给皇帝。
    C.因为铁失余党未除、仁宗神主被偷、桓州盗匪、朱甲冤案等事件都未得到彻底正确的处理,宋本有所进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D.宋本很小就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奉养父母;后来虽然历任要职,生活条件也不优越,甚至有时连稠粥都吃不上。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在法,民间失盗,捕之违期不获犹治罪。
    ②朱泣诉于中书,旭灭杰庇不问。
    ③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历仕通显,犹赁屋以居。

    宋本成童后的治学方法值得今人学习,请你加以梳理。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何蕃传
    (唐)韩愈
    ①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司业、祭酒撰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为文说者,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
    ②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
    ③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者曰: 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太学诸生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
    ④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使其无传焉。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司业、祭酒撰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 ______
    ②蕃之力不其体,其貌不任其心 ______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以之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 ______
    A.登上
    B.上报
    C.提拔
    D.进奉
    ②太学诸生将从之,来请起蕃 ______
    A.推荐
    B.攻占
    C.发动
    D.任用

    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

    用“/”为第④段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

    本文叙写何蕃事迹,在选材方面有何特点?请举一例分析。

    本文第④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 题型:作文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7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内翰序
    [宋]王洙
    杜甫,字子美。襄阳人,徒河南巩县。曾祖依艺,巩令。祖审言,膳部员外郎;父闲,奉天令。甫少不羁。 天宝中,献《三赋》,召试文章,授河西尉。辞不,改右卫率府胄曹。天宝末以家避乱鄜州,独转陷贼中。至德二载,归凤翔。谒肃宗,授左拾遺。诏许,至鄜迎家。明年,收京,扈从还长安。
    房琯罢相,甫上疏论馆有才,不宜废免。肃宗怒,贬琯邠州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 属关辅饥乱,弃官之秦州,又居成州同谷。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复适东川。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欲如荆楚。上元二年,闻严武镇成都,自阆州挈家往依。武归朝廷,甫浮游左蜀诸郡,往来非一。武再镇两川,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衣。
    永泰元年夏,武卒。郭英乂代武。崔旰杀英乂,杨子琳、柏贞节举兵攻旰,蜀中大乱。甫逃至梓州。乱定,归成都,无所依。泛江游嘉、戎,云安,移居夔州。大历三年春,下峡至荆南,又次公安,入湖南。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尝至岳庙,阻暴水,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具舟迎还。五年夏,一夕醉饱卒,年五十九。
    观甫诗与唐实录,犹概见事迹,比《新书》列传,彼为蹖驳.甫集初六十卷。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搜裒中外书,凡九十九卷。除重复,定取千四百有五篇:凡古诗三百九十有九,近体千有六,起太平时,终湖南所作;视居行之次,若岁时为先后,分十八卷。又别赋笔杂著二十九篇,为二卷,合二十卷。 意兹未可谓尽,他日有得,尚副益诸。
    大宋宝元二年十月,翰林学士、兵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王洙原叔记。
    (选自《杜甫诗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年5月)注释:①餔糒(būbèi):指食粮。②蹖驳(chong)驳:杂乱。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______
    A.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B.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C.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D.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主人公遭遇坎坷的一组是 ______
    ①明年,收京,扈从还长安
    ②出甫为华州司功
    ③自负薪采相,餔糒不给
    ④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
    ⑤一夕醉饱卒,年五十九
    ⑥观甫诗与唐实录,犹概见事迹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杜甫的祖上原是襄阳人,因其曾祖父到巩县做县令,杜家人便迁到了河南巩县。
    B.杜甫很正直,曾为房琯被罢免而直谏受到牵连,直到严武推荐后他才被授予官职。
    C.上元二年,杜甫去依附镇守成都的严武,此后杜甫生活渐趋稳定,直到严武去世。
    D.王原叔对搜集到的99卷杜甫作品进行删减,然后按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编辑为20卷。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宝中,献《三赋》,召试文章,授河西尉。
    ②属关辅饥乱,弃官之秦州,又居成州同谷。
    ③意兹未可谓尽,他日有得,尚副益诸。

    通过序言介绍,我们了解到关于杜甫哪些方面的信息?请你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