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太仓公者,齐,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齐中御府长信病,意入诊其脉,告曰:“热病气也。”曰:“此病得之当浴流水而寒甚,已则热。”信曰:“唯,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揽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 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二十日,身无病者。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召意。诸客坐,未上食。意望见王后弟宋建,告曰:“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俯仰,又不得小溲。不亟治,病即入濡肾。”宋建曰:“然。前黄氏诸婿见建家方石,即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要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意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病愈。齐王侍医遂病,自练五石服之。意往过之,告曰:“公病中热,石之为药精悍,亟勿服。”遂曰:“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意曰:“ 公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乃可论。”其医术精妙大抵如是。临菑人宋邑学术于意,意教以。济北王遣高期、王禹学,意教以经脉高下及奇络结。菑川王时遣太仓马长冯信正方,意教以案法逆顺。高永侯家丞杜信,喜脉诊,来学,意教以上下经脉五诊。或问之曰:“诊病决死生,能全无失乎?”意言:“治病人,必先切其脉,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意不能全也。”
    (节选自《史记•仓公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
    B.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
    C.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
    D.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______
    A.太仓长是官名,汉代时齐国设置此官职,掌管仓谷事。太仓是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
    B.扁鹊是春秋战国名医,与华佗、张仲景、葛洪、孙思邈和李时珍皆为中国古代名医。
    C.五诊是中医诊断五脏病症的脉法,即望、闻、问、切、感,其中感诊属于五诊之末。
    D.太医是指封建社会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统治阶级服务的医生,后世也叫御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淳于意拜师学医,医术颇为高明。他年轻时就喜好医术,后来又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学习医术。三年之后,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
    B.淳于意凭借医术,治愈多种病症。齐国名叫信的中御府长的热病,齐王后的弟弟宋建的腰痛病,齐王名叫遂的侍医的中热病,都被他治愈了。
    C.淳于意医者仁心,广泛传授医术。他教给临菑人宋邑察看脸色诊病,教给济北王的太医高期和王禹脉法,教给菑川王派遣的太仓马长按摩的手法。
    D.淳于意医病审慎,讲求精心切脉。他认为在医治病人时,一定先为他切脉后才去医治。否则,所断定的死生时间及能否治愈,也往往会出现差错。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
    ②公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乃可论。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进,季升,灵宝人。成化二年进士。除御史。历按甘肃、山东,皆有声。陈钺激变辽东为御史强珍所劾进亦率同官论之汪直怒构珍下狱摘进他疏伪字廷杖之几殆,迁山东副使。辨疑狱,人称神明。分巡辽东,坐累,征下诏狱。孝宗嗣位,释还。
    弘治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小王子久不通贡,遣使千五百余人,进以便宜纳之。请于朝,诏许五百人至京师。已而屡盗边,进被劾,不问。三年复窥边,进等整军待之。遁去,又乞通贡。进再为请,帝许之。当是时,大同士马盛强,边防修整。贡使每至关,率下马脱弓矢入馆,俯首听命,无敢哗者。
    七年迁陕西按察使。十三年,火筛大举犯大同,敕进率京军御之,无功。言官劾进玩寇,致仕去。即位,乃起为兵部左侍郎。 七月应诏陈时政,以帝狎比群小,请崇圣学,以古荒淫主为戒,不纳。中官王岳奏官校王缙等缉事盗功,各进一秩。进言:“边将出万死馘一贼,始获晋级。此辈乃冒滥得之,孰不解体?”居兵部半岁,改吏部,明年加太子少保。
    进以才见用,能任人,性通敏。刘瑾弄权,亦多委蛇徇其意,而瑾终不悦,欲去进用刘宇代。焦芳以干请不得,亦因挤进。三年八月,南京刑部郎中阙,适无实授员外郎,进循故事以署事主事二人上。瑾以为非制,令对状。进不引咎,三降严旨谯责【注】.不得已请罪,乃令致仕。 未几,坐用雍泰削其籍。二子诰、赞在翰林,俱输赎调外任。瑾又摘进在大同时籍军出雇役钱,失勾校,欲籍其家。会瑾诛得解,复官致仕。未闻命卒,年七十四。嘉靖五年谥襄毅。
    (选自《明史•列传•卷七十四》,有删改)
    【注】谯责:责问。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陈钺激变辽东/为御史/强珍所劾/进亦率同官论之/汪直怒/构珍下狱/摘进他疏伪字/廷杖之几殆
    B.陈钺激变辽东/为御史强珍所劾/进亦率同官论之/汪直怒构珍/下狱/摘进他疏伪字/廷杖之几殆
    C.陈钺激变辽东/为御史强珍所劾/进亦率同官论之/汪直怒/构珍下狱/摘进他疏伪字/廷杖之几殆
    D.陈钺激变辽东/为御史/强珍所劾/进亦率同官论之/汪直怒构珍/下狱/摘进他疏伪字/廷杖之几殆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字,表字,指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字在古代并非男子独有,女子十五及笄也可取字,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就问到林黛玉表字,还送她妙字“颦颦”。
    B.三考,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和殿试可称为三考。在文中,“三考”指的是古代官吏考绩的制度,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C.款关,犹言“叩塞门”“叩关”“款塞”,指外族前来通好。文中的“窥边”也是此意,指小王子一族诚意来到边界归顺。
    D.武宗,明朝皇帝朱厚照死后的庙号。皇帝死后还可以有谥号,但谥号并不为皇帝独有,如文中的“襄毅”就是朝廷赐给许进的谥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许进富有才干,颇有政治名声。连续在甘肃、山东等地担任按察使,都有名声;后任山东副使,善于断决疑案,更是被人们称赞圣明。
    B.许进仕途坎坷,屡遭弹劾贬斥。陈钺变乱,他因被汪直指摘上疏伪字而受酷刑;巡按辽东,又受牵连狱;后来因率领京军抵御火筛进犯失败,被言官弹劾消极抗敌,遭贬。
    C.许进支持和平,斟酌决断合乎时宜。当久不进贡的小王子前来通好时,许进见机行事接纳了他们再向朝廷请示;而后异族遁去又来通好,许进依然向朝廷请示,都得到了皇帝允许。
    D.许进性格刚直,敢于直言进谏。陈钺在辽东变乱,许进率领同僚进行弹劾;对于王缙缉盗升职一事,许进坚决反对,认为这样做会使人心离散。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七月应诏陈时政,以帝狎比群小,请崇圣学,以古荒淫主为戒,不纳。
    ②未几,坐用雍泰削其籍。二子诰、赞在翰林,俱输赎调外任。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薛渊,河东汾阴人也。宋徐州刺史安都从子。本名道渊,避太祖改。安都以彭城降虏,亲族皆入北。太祖镇淮阴,渊遁来南,委身自结。果干有气力,太祖使领,备卫帐内,从征伐。元徽末,以勋官至辅国将军,右军将军,骁骑将军、军主,封竟陵侯。沈攸之难起,太祖入朝堂,豫章王嶷代守东府,使渊领军屯司徒左府,分备京邑。袁粲据石头,豫章王嶷夜登西门遥呼渊,渊惊起,率军赴难,先至石头焚门攻战。 事平,明旦众军还聚,街路皆满,太祖登楼处分众军各还本顿。至食后,城门开,渊方得入见太祖,且喜且泣。太祖即位,增为二千五百户。虏遣伪将薛道摽寇寿春太祖以道摽渊之亲近敕齐郡太守曰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令为渊书与道摽示购之意,虏得书,果追道摽,遣他将代之。世祖即位,迁左卫将军。初,渊南奔,母索氏不得自拔,改嫁长安杨氏,渊私遣购赎,梁州刺史崔慧景报渊云:“索在界首,遣信拘引,已得拔难。”渊表求解至界上迎之,见许。渊母南归事竟无实。永明元年,渊以赎母既不得,又表陈解职,诏不许。后虏使至,上为渊致与母书。车驾幸安乐寺,渊从驾乘虏桥。先是敕羌虏桥不得入仗,为有司所奏,免官,见原。七年,为右卫将军,以疾解职。归家,不能乘车,去车脚,使人舆之而去,为有司所纠,见原。八年,为大司马,领军讨巴东王子响。世祖崩,朝廷虑虏南寇,假渊节。延兴元年,进号平北将军,未拜,卒。明帝即位,方有诏五万,布五百匹,克日举哀。
    (节选自《南齐书•薛渊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虏遣伪将薛道摽寇寿春/太祖以道摽渊之亲近敕/齐郡太守曰/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B.虏遣伪将薛道摽寇寿春/太祖以道摽渊之亲近/敕齐郡太守曰/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C.虏遣伪将薛道摽寇寿春/太祖以道摽渊之亲近敕/齐郡太守曰/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D.虏遣伪将薛道摽寇寿春/太祖以道摽渊之亲近/敕齐郡太守曰/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偏讳:“讳”指避忌;“偏讳”,古代名字虽然是两个字,但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是要避讳。
    B.部曲:古军队的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候一人。后泛指军队。
    C.邑:食邑,古君主赏赐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税作为俸禄,秦后受封人对土地有绝对统治权。
    D.赙钱:“赙”,指拿出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赙钱”,指为帮助办丧事而赠送给丧主的钱财。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薛渊只身投奔,随太祖征伐。薛渊是来朝徐州刺史薛安都的侄子,当年薛安都投降北虏时,只有薛渊直接投奔了镇守淮阴的太祖,跟随太祖征伐,后被封为竞陵侯。
    B.薛渊警惕性高,做事速度快。沈攸之发难期间,薛渊守京邑;袁粲占据石头时,豫章王萧嶷夜登西门遥呼薛渊,薛渊被惊起,率军队去解救,先到石头火烧城门攻打。
    C.薛渊思念母亲,多次去赎人。薛渊南投后,母亲索氏改嫁给了长安杨氏,后来薛渊暗中派人赎她,并请求解职到边界迎接母亲,但最终薛渊的母亲南归的事情没有成功。
    D.薛渊深得皇恩,犯错被原谅。皇上驾幸安乐寺,薛渊随驾乘着虏桥被有关部门劾奏;还有因病辞职,因不能乘车,把车轮去掉让人拾着他离开被检举,都得到原谅。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事平,明旦众军还聚,街路皆满,太祖登楼处分众军各还本顿。
    ②令为渊书与道摽示购之之意,虏得书,果追道摽,遣他将代之。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张衡传》片段,完成问题。
    衡善机巧,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下面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选文第一段概述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张衡在科学发明与理论著作上都有建树。
    B.第三段,着重介绍了张衡最具代表性的成就,详细说明地动仪的构造、功用等方面的特点。
    C.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淸楚地写出了地动仪的构造特点,文字精简平实。
    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夸张地描写地动仪准确无误,最后记叙了生动有趣的事件,侧面描写,为地动仪增加了神秘色彩。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书吴道子画后
    苏轼
    者创物,能者述焉, 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 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侧岀,横斜平直, 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有余,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余于他画,或不能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人名)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
    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非一人而成也
    译文:这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
    B.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译文:古今变迁,天下能做的事都被做完了。
    C.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
    译文:笔画互相增减补充,这是得到了自然之法啊。
    D.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译文:既合于规律,又能表现出新的意趣情态。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滕元发,初名甫,字达道,东阳人。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孙沔守杭,见而异之,曰:“奇才也,后当为贤将。”授以治剧守边之略。
    召试,为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谏院。神宗即位,召问治乱之道,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曰:“ 君子无党,辟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神宗以为名言。知谏院。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神宗以问元发,元发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拜御史中丞。宰相以其子判鼓院,谏官谓不可。神宗曰:“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元发曰:“人有诉宰相,使其子达之,可乎?”神宗悟,为罢之。
    京师郡国地震,元发上疏指陈致灾之由,大臣不悦,出知秦州。神宗曰:“秦州,非朕意也。”留不遣。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兴公感动,将去,泣之而别。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在草间住宿)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瘗死食饥,除田租,修堤障,審贪残,察盗贼,北道遂安。
    除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元发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神宗知其诚荩,事无巨细,人无亲疏,辄皆问之。元发随事解答,不少嫌隐。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讻讻,恐元发有言,神宗信之也,因事,出知郓州。历青州、应天府、齐、邓州,会妇党[注]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未行,改安州。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遂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篋;即墨何罪,毁言日闻。”神宗览之恻然,即以为湖州。哲宗登位,知郓州。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元发曰:“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乃请以为学田,遂绝其讼。时淮南、京东饥,元发虑流民且至,将蒸为疠疫。 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席屋,一夕成二千五百间,井灶器用皆具。民至如归,所全活五万。徙真定,又徙太原。
    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元发至之八月,边遽来告,请八将皆防秋。元发曰:“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若其不来,四将足矣。”卒遣更休。防秋将惧,扣阁争之。元发指其颈曰:“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是岁,塞上无风尘警,诏以四砦赐夏人,夏既得砦,又欲以绥德城为说,画境出二十里外。元发曰:“是一举而失百里,必不可。”九上章争之。
    以老力求淮南,乃为龙图阁学士,复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章敏。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一》,有删改)【注】妇党:妻子的亲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 ______
    A.滕元发富有才智,深得神宗信任。神宗向他求取治乱之道,他的回答得到神宗的肯定;他和神宗亲密无间,跟神宗议事,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B.滕元发奉命担任地震灾区的安抚使,面对大量房屋坍塌、官员大都住在帐幕和草野中、人心浮动的情况,釆取一系列措施成功安抚百姓。
    C.滕元发刚直易折,遭受打击排挤。王安石担心滕元发对新法有看法,神宗相信了王安石,滕元发被贬;滕元发受妻子亲族牵连被排挤,流落外地将近十年。
    D.滕元发对形势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有时甚至不惜拼着性命来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凛然不可侵犯,因此,威行西北,被称为著名将帅。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无党,辟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
    ②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席屋。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答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注】①韫:藏。②贾:有二解,一说商人;一说同“价”,价钱。


    “暴虎冯河”在句中的意思是 ______ 。

    上述两章,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处世谋事态度?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米信,旧名海进,本奚族,少勇悍,以善射闻。周祖即位,隶护圣军。从世宗征高平,以功迁龙捷散都头。太祖总禁兵以信隶麾下得给使左右遂委心焉改名信署牙校及世宗即位补殿前指挥使迁直长平扬州日,信执弓矢侍上侧,有游骑将迫,射之,一发而毙。后迁内殿直指挥使。太祖,从征太原,为行营马步军指挥使,与田重进分督行营诸军。并人潜师来犯,信击败之,杀其将裴正。并州平,遂移兵攻范阳。师还,以功擢保顺军节度使。时信族属多在塞外。 会其兄子全自朔州奋身来归,俾乘传诣代州,伺间迎致其亲属。既而全宿留逾年,边境斥候严,竞不能致。信慷慨叹曰:“吾闻忠孝不两立,方思以身徇国,安能复顾亲戚哉!”北望号恸,戒子侄勿复言。雍熙三年,征幽蓟,信为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败契丹于新城。契丹率众复来战,王师稍却,信独以麾下龙卫卒三百御敌,敌围之数重,矢下如雨,信射中数人,麾下士多死。会暮,信持大刀,率从骑大呼,杀数十人,敌遂小却,信以百余骑突围得免。坐失律,议当死,诏特原之,责授右屯卫大将军。明年,复授彰武军节度。端拱二年,改镇横海军。信不知书,上命何承矩为之副,以决州事。及承矩领护,信遂专恣不法,军人宴犒甚薄,尝私市绢附上计吏,称官物以免关征,上廉知之。四年,召为右武卫上将军。明年,判左右金吾街仗事。未逾月,吏卒以无罪被捶挞者甚众,又强市人物。竞为人所告。 下御史鞫之,信具伏,狱未上而卒,年六十七。
    (选自《宋史•米信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太祖总禁兵/以信隶麾下/得给使/左右遂委心焉/改名信/署牙校/及世宗即位/补殿前指挥使/迁直长/
    B.太祖总禁兵/以信隶麾下/得给使左右/遂委心焉/改名信署/牙校及世宗即位/补殿前指挥使/迁直长/
    C.太祖总禁兵/以信隶/麾下得给/使左右遂委心焉/改名信/署牙校/及世宗即位/补殿前指挥使/迁直长/
    D.太祖总禁兵/以信隶麾下/得给使左右/遂委心焉/改名信/署牙校/及世宗即位/补殿前指挥使/迁直长/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乘舆:旧时指皇帝或诸侯所用的车舆,也泛指御用器物等。
    B.受禅:旧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C.幽州:古代行政区划,大致指现在的甘肃宁夏一带,历代都是军事重镇、商交中心。
    D.屯田:古代利用兵士在驻扎的地区一面驻守一面垦殖荒地的措施称为“屯田”。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米信勇悍善射,箭术高超。在平定扬州时,米信执弓箭侍奉在太祖身边,一箭射中接近太祖的敌方骑兵,因护驾有功,升为内殿直指挥使。
    B.米信忠于国家,亦重亲情。其侄子归附后,米信想把塞外的亲戚接回来,因为边境监管很严,无法实现,米信为此放声大哭,但严令子侄不再提此事。
    C.米信身先士卒,作战勇猛。在与契丹作战时,米信与部卒被对方包围,天黑后,米信手举大刀,率领部卒,呐喊杀敌,冲出包围。
    D.米信不守法度,恣意妄为。米信宴请犒劳军人非常刻薄,私自买绢逃避关税,强行购买人口和货物,无故鞭打吏卒,最终被人告发。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其兄子全自朔州奋身来归,俾乘传诣代州,伺间迎致其亲属。
    ②下御史鞫之,信具伏,狱未上而卒,年六十七。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也。矩襁褓而孤,及长好学,颇爱文藻,有智数。世父让之谓矩曰:“观汝神识,足成才士,欲求宦达,当资干世之务。”矩始留情世事。
    及高祖受禅,迁给事郎,奏舍人事。明年,奏诏巡抚,未行而高智慧、汪文进等相聚作乱,吴越道闭,上难遣矩行。矩请速进,上许之。行至南康,得兵数千人。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又击破之,遂斩师举,进军自南海援广州。仲宣惧而溃散。矩所绥集者二十余州。及还报,上大悦,顾谓高颎、杨素曰:“有臣若此,朕亦何忧!”以功拜开府,赐爵闻喜县公,赉物二千段。
    从炀帝巡于塞北,幸启民帐。时高丽遣使先通于突厥,启民不敢隐,引之见帝。矩因奏状曰:“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当陛下之时,安得不事,使此之境,仍为蛮貊之乡乎?”帝曰:“如何?”矩曰:“ 请面诏其使,放还本国,遣语其王,令速朝观。不然者,当率突厥,即日诛之。”帝纳焉。王师临辽,以本官领武贲郎将。明年,复从至辽东。以前后渡辽之役,进位右光禄大夫。于时皇纲不振,人皆变节,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等用事,文武多以贿闻。唯矩守常,无赃秽之响,以是为世所称。
    宇文化及之乱,矩晨起将朝,至坊门,遇逆党数人,控矩马诣孟景所。贼皆曰:“不关裴黄门。” 既而化及从百余骑至,矩迎拜,化及慰谕之,令矩参定仪注。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代旧臣,遇之甚厚。建德起自群盗,未有节文,矩为制定朝仪。旬月之间,宪章颇备,拟于王者。建德大悦,每谘访焉。建德败于武牢。群帅未知所属,曹旦长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徵等说旦及齐善行令归顺。旦等从之,乃令矩与徵、公淹领旦及八玺,举山东之地归于大唐。
    (选自《隋书•裴矩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
    B.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
    C.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
    D.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岭南是对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历史上各朝代对其建制划分和称谓有很大不同,现在指两广、海南、港澳等地。
    B.可汗意为“国王”,又称大汗、汗王,是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文中“启民可汗”时为突厥一部的首领。
    C.冠带原指帽子和束腰用的带子,后引申为礼仪教化之意。裴矩用“冠带”与后文的“蛮貊”对比,以显示征讨高丽的必要性。
    D.隋由炀帝杨广建立,是中国古代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朝代。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裴矩颇有才学,参与制定礼仪。他长大后喜欢学习,爱好文辞,伯父裴让之对其寄予厚望;被窦建德俘获后,他用时不到一个月就制定出了较为完备的典章制度。
    B.裴矩巡抚岭南,安抚集聚州地。吴越一带因叛乱道路阻闭,皇上未敢遣行,裴矩却请求速往,凭借几千人的军队大败贼军,安抚聚集了二十余州,皇帝大为赞赏。
    C.裴矩遵守常法,没有贪赃纳贿。朝廷纲纪混乱,宇文述和虞世基执掌政事,很多文武官员因为行贿受赂而闻名,只有裴矩坚守节操,没有贪赃枉法之名而被称赞。
    D.裴矩历经数朝,受到礼待厚遇。在隋代时,他因建立功勋,或官职得到晋升,或被赐予爵位和丰厚财物;隋亡以后,又得到宇文化及、窦建德和唐代的礼遇任用。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请面诏其使,放还本国,遣语其王,令速朝观。
    ②既而化及从百余骑至,矩迎拜,化及慰谕之,令矩参定仪注。

    裴矩主张征讨高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愍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引兵东围即墨,大夫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以即墨距燕。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乐毅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田单又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身操版臿。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五千人因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 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卒至。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乃迎襄王于莒,入临菑而。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节选自《史记•田单列传》,有删改)注:①轊wèi:车轮的轴头。②衔枚:古代行军时一种约束喧哗的办法。枚:像筷子一样的东西,横衔在口中,两端用小绳结在脖子后面。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
    B.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
    C.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
    D.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将军:指军政官员的职位或爵号。文中指的是齐王授予田单的职位。
    B.衔枚:枚,像筷子一样的东西,横衔在口中,行军时约束喧哗的方法。
    C.河上:河,指黄河。意为黄河北岸,在文中指齐国的西北界。
    D.听政:帝王或摄政的人上朝听取臣子报告,决定政事或坐朝处理政务。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田单聪明睿智,未雨绸缪。当燕军攻打齐国时,他逃到安平,让同族人提前把车轴末端部位锯下,安上铁箍,以便不时之需。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巧施离间计。他扬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自己称王。燕惠王深信不疑,让骑劫代替乐毅,齐国因此消除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巧用迷惑计。他命精壮甲士隐伏城内,让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又令即墨富豪持重金贿赂燕将进而麻痹燕军。
    D.田单擅长岀奇制胜,巧布火牛阵。他命人趁夜纵火牛直冲燕军营,继以士卒和百姓全面追击,一举摧毁了燕军,收复齐国失地。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燕人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
    ②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