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诗歌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4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下列选项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独立”一词突出了抒情主人公孤独愁苦的形象。
    B.诗人徜徉在橘子洲头,陶醉于绚烂而有生机的湘江秋景。
    C.诗人用“遍”“尽”“透”等词极写秋色,渲染了宏阔气象。
    D.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2)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中“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运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运用了夸张和借代的修辞手法。
    (3)诗词很讲究炼字,请从选文中选择三个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毛泽东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诗歌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4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题。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词中描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两只翅膀,作者由上阕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诗歌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4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了人物、时同、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B.一个“看”字总领到“万里霜天竟自由”,描绘了作者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绚配多影的秋景。
    C.“万里霜天竟自由”一句,从眼前的具体景物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做了赋予哲理的概括。为下阙进一步写景作了铺垫。
    D.作者笔下的秋景,从江、山、天、水等自然景物中选择几种典型量物进行描写。既有静景,也有动景;既有远象,又有近景。
    (2)对这首词的用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游,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活面了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红色一样。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其中“透”字写出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满溢之状。
    C.“鱼翔浅底”的“翔”字,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
    D.“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雄鹰展翅、矫健勇猛的雄姿。
  • 题型:诗歌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4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诗歌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4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独立寒秋”,独自站立于深秋之中,孤立无援,略感寂寞惆怅。
    B.“层林尽染”“漫江碧透”,运用色彩生动地描绘出湘江深秋的绚丽景色。
    C.作者用问答的形式,巧妙地回答了领导中国革命的问题。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达了作者敢于搏击风浪的思想感情。
    (2)起句交代了什么内容?“独”字写出了怎样的情境?
    (3)一个“看”字总领到哪一句为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一个“恰”字总领到哪一句为止?这几句塑造了“同学少年”怎样的形象?
    (5)哪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的决心?
  • 题型:诗歌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4

    下面这首诗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选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2)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3)这首词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易

    年份:20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两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的“ ______ , ______ ”两句思想一致。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月考试卷 难易度:易

    年份:2019

    默写。


    《登高》(杜甫)
    ______

    《锦瑟》(李商隐)
    ______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1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3)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③犹犬羊之鞟。
    注解:①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采;②史,言辞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③鞟(kuò),指去毛的兽皮,即革。
    (1)出自上述材料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
    (2)儒家所推崇的君子风范是怎样的?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
    ______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18

    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相安)”想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的:“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