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nè)   (zhuó)   强人意(chāi)
    B.(huǐ)   (jiàn)   人才(jǐ)
    C.(qūn)   (ɡāo)   图穷匕(xiàn)
    D.(kuài)   洗室(ɡuàn)   浩繁(zhì)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在教育教学中,     学生碍于面子或者权威,不懂装懂,或者不敢质疑,不敢公开表达     、     就很难形成良好的     、沟通和互动。
    A.尽管 见解 但是 理解 B.假如 见解 那么 理解 C.假如 理解 那么 见解 D.尽管 理解 但是 见解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对下面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仙吕】后庭花
    【元】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荾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注】①芙蓉:又称木芙蓉,落叶濯木,秋季开花,花冠白色或淡红色。②休:语气助词。相当于“吧”。
    A.“清溪”“小舟”“芙蓉”等为整首小令奠定了明朗的基调。 B.采菱女的歌声惊起暮色中的鸥鸟,静中添闹,生机盎然。 C.以“乱云”比喻采菱女因天气突变、风雨欲来而紧张的心情, D.笔调清新自然,表现了作者对饶有情趣的水乡生活的喜爱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2022•山东)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ní) 按(nài) 帖(yù) 流水淙(cóng) B.(sè) 油(kāi) 悍(piāo) 装作样(mú) C.(dì) 舌(zé) 恶(zēng) 色厉内(rěn) D.簿(bù) 强(jué) 悲(cāng) 然而止(gá)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2022•山东)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作为基层领导,他用心______群众的意见,想方设法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②王老伯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志愿者们______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③核心科技攻关没有捷径可走,我们______全力以赴,______能取得突破。
    A.倾听 给以 只要 就 B.聆听 给以 只有 才 C.倾听 给予 只有 才 D.聆听 给予 只要 就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2022•山东)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她买了各种水果,如红色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黄色的芒果、香蕉等。 B.王先生称赞我什么呢?是我这画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 C.《人民日报》在“世界读书日”到来时发表文章《阅读,成就更美好的自我》。 D.唐代柳公权的书法,结体端庄,笔力道劲,刚柔相济,世称”柳体”。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2022•山东)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在亲历战乱、目睹百姓疾苦后,杜甫写出的《石壕吏》 B.《典籍里的中国》这个的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广泛关注。 C.他在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中职组三等奖。 D.同学之间要相互包容,不能因一点小矛盾就怀,影响团结。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2022•山东)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  )
    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______,看上去像是一幅名画。
    ①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
    ②微风吹皱了河水
    ③水面的色彩在瞬间剥离,有了立体感
    ④映进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
    ⑤涌起的水势将河面的夕阳和树木的投影给揉碎了
    A.④①②⑤③ B.①②⑤③④ C.③⑤②①④ D.②③④①⑤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历年真题 难易度:易

    年份:2022

    (2022•山东)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周易》是道家重要的典籍之一,《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感人至深,钱钟书小说《边城》深受读者喜爱。 C.“仞”是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在干支纪年法中,六十年称为一个“甲子”。 D.秦统一六国后,大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霓裳羽衣曲》是唐代乐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