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奇,愈奇愈险。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遍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1) 下列对第一段中写攀登泰山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爬泰山比喻演唱也需要峰谷跌宕才动听。
    B. 比喻王小玉的演唱如攀登泰山,节节高起。
    C. 作者听到优美的旋律,联想起攀登泰山的情景。
    D. 就像攀登泰山愈高愈奇一样,唱腔越高越有韵味。
    (2) 下列对第二段文字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段文字描绘了王小玉从高潮到低潮、又到高潮、最后结束的过程。
    B. 这段文字描绘了王小玉从发展到高潮、最后结束的过程。
    C. 这段文字描绘了王小玉从高潮到结束的过程。
    D. 这段文字描绘了王小玉从起始到发展、高潮,直至结束的过程。
    (3) 下列对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段文字属于正面描写,写出了王小玉说书的精湛技艺,里面没有运用侧面描写。
    B. 这两段文字为了表现王小玉说书技艺的精湛,运用了比喻、通感、夸张等手法,把听觉描写写得酣畅淋漓。
    C. 这两段文字对声音进行了绘形、绘声、绘色的描写,写出了歌声的美妙。
    D. “花坞春晓”在这里形容王小玉的演唱和琴师的轮指弹奏相合相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