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绿色”浅层地表能
    ①浅层地温能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其能量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浅层地温能广泛存在于地球浅层表层巨大的恒温带中,温度相对恒定,几乎不受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再生迅速,可循环使用。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也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技术。“热泵”和“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热泵技术包括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地质条件较好,浅层地下水丰富且容易回灌,可采用水源热泵;地质条件不好,可采用地源热。水源热泵技术是指抽取地层相同温度的地下水,并通过机组与抽取的地下水进行换热。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转移到水源中,实现制冷;在冬季,则从水源中提取能量供暖。在这过程中,水源水经过热泵机组后,只是用于交换热量,水质不发生变化。地源热泵技术以土壤作为热源和热汇,通过埋于地下循环液的换热器与土壤进行冷热交换,只要有少量的电能,基本上所有地区都能使用地源热泵。专家认为,采集浅层地温能是新世纪取代传统供暖(冷)方式最为现实、最有前途的技术措施。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就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开发地温能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使用浅层地温能的采集、利用已经成为现实。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成为整个国际地热界的发展方向,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1)从原文看,下列对“浅层地温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一种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低温(一般低于25°℃)热能。
    B.它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C.它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
    D.它资源量丰富,可以就近利用。
    (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地球是个巨大的热库,其中可开发利用的内部热能是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B.现阶段,专家在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区域地下近百米深度的土壤和地下水中勘探出浅层地温能。
    C.科技人员采用“热泵”原理,传递浅层地温能,实现室内冬暖夏凉的效果。
    D.“地源热泵”不受任何地质条件的限制,所有地区都能使用,比“水源热泵”的使用区域更广。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重点介绍“浅层地温能”的特点及其开发和利用前景的事物说明文。B.文本采用空间顺序,对“浅层地温能”从蕴藏到其优点及开采方式做了介绍,使人们对“浅层地温能”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
    C.文章第②自然段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清楚地说明了“浅层地温能”的蕴藏情况。
    D.本文语言简洁平实、准确严密,既有通俗易懂的介绍又有限制语及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属于科普类短文。